初入職場(1 / 3)

1。初入職場

早晨八點,常東來到了辦公室。這是他多年來的一個習慣,無論是做普通的員工還是領導,乃至現在的副總經理,他都一直保持著這樣的作息,總是比別人提前一個小時左右來到公司。不為表現或者做秀給別人看,隻因為他是一個對生活和工作都特別認真甚至苛刻的人,他覺得不應該把時間過多的荒廢在吃飯、睡覺、娛樂這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當然,也許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精神”,無論是在什麼部門、什麼崗位,他都能幹得非常出色並得到領導的賞識,也很快得到提拔和重要,43歲就成為了全公司最年輕的副總。

常東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機和遠在美國讀高中的女兒常薇視頻通話。女兒常薇一直都是常東最喜愛的“作品”,常東出身貧寒,父親在他很小時就去世了,與母親相依為命十幾年,可以說他從來沒體會到過父愛的感覺,所以他就希望把最多最好的父愛給予在女兒身上。從女兒出生到現在,無論女兒做錯了什麼事,他都從來沒責備過,盡量滿足女兒的一切要求,可以說女兒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當然,女兒也特別爭氣,學習成績優異,鋼琴十級,尤其是外語能力超強,因此,為了女兒的心願,也是父母對她的期許吧,讀完初中,他和妻子就決定把女兒送到美國去讀高中,希望女兒能夠成為一個“國際型人才”。

“小薇,在美國還習慣吧?”爸爸打聽著女兒在美國的生活情況。

“還可以,老爸。這邊的老師和同學都挺不錯的,我還參加了學校的藝術社團,剛剛獲得了全美高中生鋼琴演奏比賽的金獎。”女兒向著父親炫耀著。

“我就知道我們家小薇是最優秀的,爸爸和媽媽都相信你一定能夠擁有最美好的人生。”

“老爸,你和媽媽都怎麼樣啊?升官了也要多注意身體啊,不要像以前那樣做個‘工作狂’了。”

“我和你媽媽都很好的,放心吧,我們都會注意身體健康的,有好的身體才能有好的工作嘛。”

“是的。好了,老爸,我要睡了,等聖誕節我就回去看你們哈。”

“好的,早點休息,晚安。”

“goodnight!”

每次和女兒聊天,都是常東最開心的時刻。之前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不解,但隻要和女兒在一起,一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可以說女兒就是他的“開心果”和“煩惱消除劑”。

“咚咚咚!”有人敲門。“請進!”常東抬起頭,是公司人力資源部副主任趙明,他也是常東的老朋友了,從他在江蘇分公司的時候兩人就一起共事。

“是老趙啊,有什麼事?”

“常總,我給你帶來了一個新人。”

這時,一個年輕女孩子從趙明身後出來。隻見她飄逸的長發,雖然是一身拘束的正裝,不施粉黛,卻難掩她那與眾不同的氣質,陽光、靚麗、可愛……這些俗氣的詞語貌似都不能準確的形容她,總之,會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

“歡迎歡迎啊!”常東站起來和她握了握手。和其他新員工不一樣,見到領導的她並沒有任何害羞和恐懼,微笑著向常東點了點頭,而且那種笑很迷人,很容易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尤其是上司與下屬。

“她可是中央財經大學的高材生,也是我們公司校園招聘全國統考的第一名。”趙明覺得終於給領導送來了一個優秀的人才。

“好了,那就請你自己給我們常總做個自我介紹吧。”

“恩,好的。常總,您好!我叫劉琳,江西贛州人,研究生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非常高興能來到‘中利集團’工作,更特別榮幸能分到常總辦公室。”

“確實很優秀。”

“常總,根據我們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安排,劉琳已經順利完成實習期的工作,批準她轉正。經過綜合考核,公司決定將其定崗到辦公室,也就是做你的秘書,具體的工作事項我已經交代給她了。那就這樣吧,你們忙吧,我回去了。”

“好的,謝謝你啊,老趙。”

“哪裏哪裏。對了,常總,我發現最近李主任的情緒有些不好啊,是不是你們之間鬧了什麼小矛盾?”

“沒有沒有,是她太想孩子了。”

“對啊,小薇那麼小就一個人在國外,當父母的肯定會擔心的。不過,小薇這個孩子我還是知道的,起碼是我看著長大的,有毅力、有恒心,一直都是出類拔萃,相信無論在哪裏都會很出色。”

“恩,我也相信她。”

隨後,趙明便離開了辦公室。趙明口中的李主任不是別人,正是常東的妻子李薔。兩個人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同時進入了“中利集團”江蘇分公司工作,工作的第二年就結婚了,隨後小薇也來到了這個世界。幾經工作調動,兩個人在地理位置上也是時分時合。終於在五年前兩人都調入了集團公司在北京的總部,李薔也得到重用,現在是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任。

“趙主任也是不‘照顧’你啊,把你分配到最忙碌的副總身邊工作,壓力不小啊。”常東開玩笑的對劉琳說。

“沒事的,常總,我這個人喜歡充實的生活。況且我在實習的時候就聽說過常總您的勵誌故事,當時就特別想到您身邊工作和學習,覺得在偶像身邊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

“過獎了,大家也是吹捧我,什麼勵誌不勵誌的。”

“沒有了,常總。您也是從基層幹起,在很多分公司都工作過,口碑都特別好,現在還是我們公司最年輕的副總,的確是我們年輕人的榜樣。”

“我隻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對了,在我這裏就不要太拘束了,我也不太喜歡那種下屬對上司的所謂‘畏懼感’,那樣反倒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我知道了,常總,這點我也早就知道。在大學我是學生會主席,也非常討厭和領導之間的距離感。”

“那就對了。行,我們開始工作吧。這是些公司最近一些項目的招標文件,你給我整理一下。還有就是把近三天的日程弄好,要隨時提醒我具體的工作安排。”

“明白。”

在人力資源部主任辦公室,李薔靜靜的看著辦公桌上擺放的女兒照片,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對於女兒出國這件事,她一開始是極力反對的,畢竟就這一個孩子,現在走了,仿佛生活中缺少了很大的樂趣,也因為這件事,她和丈夫也產生了一些小矛盾。這時電話響起,她拿起了手機。

“李薔,老同學,我是杜雪啊。”

“哦,杜雪,好久不聯係了,最近在忙什麼?”

“唉,我還能忙什麼,在財政局這種政府機關就是每天枯燥的工作唄。還是你們央企好啊,一個接著一個的大項目。”

“也別這樣說嘛,有些時候也是要靠你們的支持。”

“對了,有件事要告訴你。就是咱們東南大學電氣工程係1班的二十年聚會,是1班的老班長吳海峰,你還有印象吧?他不是在南京開了家五星級酒店嗎,想把咱們大學同學都聚一聚,畢竟有二十年不見了。”

“吳海峰?我也是很久不和他聯係了。”

“是的,人家生意做大了,全國最大的酒店連鎖企業之一。記得當年人家還追過你,不過你是瞧不上人家‘富二代’,最後和窮小子常東在一起了。不過常東確實很爭氣,在學校的時候都是獎學金專業戶,現在是你們北京總公司的副總了吧?”

“都是過去的事了。放心吧,我和常東都會去的。”

“那就好,時間是國慶節假期的第二天,不會影響你們工作的。”

2。偶遇

晚上,劉琳坐在一家咖啡館內,對麵是他交往了七年的大學男友沈平。不同於一般的情侶約會,兩個人的神情都特別凝重。

“我已經在‘中利集團’正式轉正了。”

不過這個消息對於男友來說並不是什麼喜訊,但他還是禮貌性的回了一句“恭喜恭喜”。

“你呢?怎麼樣了?”

“我已經考上南昌市發改委了。”

“那很不錯啊,祝賀你。”

“行了,琳琳,不要再裝腔作勢了。”

“沈平,你什麼意思?”

“你還問我?校園招聘時有那麼多機會回江西,而且都是很好的工作,為什麼你絲毫不理睬,就那麼固執的要留在北京?”

“沈平,我們剛交往的時候我就告訴過你,留在北京是我唯一的願望,我從贛州的一個小縣城考到北京,真的很不容易,本科畢業時我沒有機會,所以我才讀了研究生,現在‘中利’要了我,我怎麼能夠放棄。”

“難道你就一點不考慮我嗎?”

“沈平,我說過很多次了,我在北京,你在江西,我們依然可以在一起啊,我從來沒有說過因為這個原因就和你分手。”

“在一起?你不覺得可笑嗎?江西和北京幾千公裏,我們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麵,以後結婚了怎麼辦?有孩子了怎麼辦?反正,你受的了,我絕對受不了。”

“沈平,既然你這個樣子,我也沒有辦法。”

“琳琳,對不起。”說完,沈平便轉身離開。

劉琳沒有任何挽留,也許此時她的大腦是空白的。十分鍾後,劉琳再也忍不住了,眼眶裏泛起了淚花。

劉琳獨自一人走在北京的街道上,繁華的都市燈紅酒綠,但此時對她卻毫無吸引力。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滿腦子都是與男友在大學期間的點點滴滴,為什麼,為什麼理想實現了卻得不到完美的愛情,自己為了留在北京出人頭地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可最終卻失去了那一份純真的愛,有不舍更有不惑。

這時,一輛車子停在了劉琳旁邊。“劉琳?”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她扭過頭,“常總!”

“好巧啊,怎麼,一個人在散步。”

“恩。”

“那你走的可夠遠的,我記得你是住在公司在西直門的單身宿舍吧?”

“是的。常總,你也這麼晚才回家?”

“我剛才和一個朋友談談工作上的事情。天太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常總,我一個人可以的。”

“上來吧,我真的不放心你,就當執行領導的命令吧。”

“好的。”劉琳上了常東的車。

“怎麼了?我看你情緒不佳。”常東見劉琳的神色就主動攀談起來。

“沒事的,就是家裏麵有些小事情。”

“劉琳,我覺得人生不管遇到什麼,無論是家庭、事業、感情,也許是你自己做錯了,也許是別人的不理解,但隻要堅持,做最好的自己,即使失去了或者不如意,也是完美的,也是值得慶幸的,因為你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

“恩,常總,你說的很對。”聽完這些話,劉琳頓時感到心裏溫暖了許多。同時,她更覺得這位領導、頂頭上司倒像是一個知心朋友。

“對了,你剛來業務肯定不是很熟悉,我後座上有幾本書,也許可以幫到你。咱們分管的這塊業務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門,有的時候是馬虎不得的。”

“好的,常總,你想的真周到。”

“聽上午你做自我介紹,你是江西人,對吧?”

“是的。”

“能考到北京也是很不容易的,起碼應該很能吃苦耐勞。”

“是的,常總。我家裏並不是很富裕,爸爸是鄉村教師,媽媽一直體弱多病,不能勞作,但她們對我都特別關愛,把最好吃的都會留給我,生怕我吃不飽。他們一年到頭都穿那幾件衣服,卻每年都會給我買新衣服,就是怕我在學校受別人的歧視,怕我自卑。所以我特別希望能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好好回報她們。”

“那你做得很好,用優異的成績報答了他們,我相信他們以後也一定會幸福的,當然,你也會開心的生活下去。”

“會的。常總,能說說你嗎?”

“我?我也是苦孩子出身,爸爸很早就過世了,是媽媽一直撫養我長大。我也從小刻苦學習立誌改變命運,後來就考上了城裏的大學,畢業後進了‘中利’在江蘇的分公司,一步一步走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