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讀了柳永,李清照,朱淑真,唐婉等人婉約詞曲,創造了“柔水劍法”。
他隱居七年,劍招雖創,卻從未與人打鬥過,這時教之魚幸用招,年代雖陳,仍屬新招。
弓未冷猛提一口真氣,疾退一步,手中梅枝側斬泣劍劍身。魚幸奮力下滑,一招“雁下蘆洲”,切他梅枝。弓未冷暗提真力,送至半截梅枝之上,登時變的堅若玄鐵。
魚幸手中泣劍雖是削鐵如泥的寶刃,卻也奈何不得。
他長劍一貼輒止,順勢貼著梅枝一滑,劍氣紛繁,腳下奇步快走,劍指弓未冷中宮,“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都護燕然”三劍破空刺出,旋即又是“馬鳴蕭蕭”使出,直刺弓未冷麵門。
弓未冷食指中指一並,兩指彈出,“嗤”的一聲,魚幸去勢鬥轉,反彈過來,斜指地下。南川尋道:“斜風細雨!”
魚幸長劍驟回,貼地而滑,劍招連綿不絕,微弱的雪光與月光交替之下,使完李商隱詩中的“君問歸期”、“巴山夜雨”、“東風無力”,隨即又使杜牧詩中的“青山隱隱”、“二十四橋”、“玉人吹簫”。
一時之間,整座小樓之中劍光閃閃,梅蕊花香。遠遠望去,似乎是舞起長白色練子,上下交進,令人眼花繚亂。
一百招眨眼即過,劍無聲,人無聲,隻見樓板之上人影或離或重,動作輕靈若燕子抄水,清風拂崗。光暈流轉,掩飾了天地間任何光華。
如此僵持,久戰不下,弓未冷額上已起了一層細細的汗珠。他心中驚悔交合,久久揮之不去。
驚的是南川尋口中的“唐歌劍法”,雖未與任何人拆招,首次在外人之間用出來,竟具有如斯威力;
悔的是自以為是,自持身份,答應不運內勁,他滿擬兩百招之內,魚幸必敗無疑,絲毫不覺得托大,但是此時形勢,魚幸麵不紅氣不喘,兩百招下來,怕是勝負未分。
鬥到分際,魚幸長劍一挑,白虹閃出,一套“唐歌劍法”已使畢。弓未冷大叫一聲:“好!”兩隻大眼一突,搶前直上,仗住手中梅蕊急攻。
梅蕊閃動,倏爾已抖出數十朵梅花,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盡是梅花影子。魚幸手足慌亂,不住躲閃。但他退的一步,弓未冷手中梅枝就上前一步,如同跗骨之蛆,簡直不離不棄,罩住了他的全身。
南川尋暗叫不妙,喝道:“幸兒,柔水劍法!”
魚幸慌忙之下,長劍疾走,一招“一番洗清秋”推出,劍是龍淵,似越出匣子,顫抖不已。他使的這招出自柳三變的《八聲甘州》,名上是“一番”,分做的卻是八劍,劍法蒼勁淒涼,大有當日柳三變漂泊無依之苦,嗖嗖嗖八劍,風聲緊湊,頓時蕩開身旁八朵晃動梅蕊,梅枝尖處給他泣劍一觸,竟爾嗤的一聲,一朵梅花給他斬斷,悄無聲息落在地上。
魚幸蕩開他支來梅蕊,胸腔中信心陡增。劍身反側,麵容上清冷無比,全是悲戚神色,“酒從別後疏”,“淚向愁中盡”,“遙想楚雲深”,“人遠天涯近”四招綿綿刷出,都是朱淑真的斷腸集中的《生查子》。
弓未冷年紀已大,時候一長,力道難免減弱,但是老於招術,梅蕊不斷揮出,在溶溶的劍光間穿梭奔騰。
魚幸用畢四招,次招又起。他手腕疾抖,光漫四壁,劍指八方,劍氣鎖住六十四位,“葉上初陽”、“水麵清圓”、“家住吳門”、“小楫輕舟”……
隨即神色大變,“雨送黃昏花易落”、“病魂常似千秋鎖”、“畏人詢問”……
共二八一十六劍招同時如魚躍而貫出,罡氣四麵起,劍網落八方。來如驚雷,去若風雨。乍吐乍合,忽漲忽退,饒是弓未冷這等三十年前便名灌江湖之人,仍不免無暇接招,隻得梅枝一橫,封住全身致弱處,無處落腳。
先前八招出自周邦彥《蘇幕遮》,招式支出,便猶如一個離家已久的遊子,風塵仆仆,劍招淩厲。
後八招出自唐婉的《釵頭鳳》。唐婉與抗金名將陸遊本是中表之親,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遂共結連理,同甘共苦。
兩人本來伉儷甚和,琴瑟得音,哪知卻遭到了陸夫人的反對,不得已而不舍分開。唐婉抑鬱寡歡,嫁給趙士程為婦。後來兩人在沈園謀麵,陸遊感歎舊事,遂作了一首《釵頭鳳》,題寫在沈園牆壁之上。
後唐婉舊地重遊,感慨風月無情,世事無常,由是和了此首《釵頭鳳》,歸家之後,終於心塞難抑,不久便奔赴黃泉了。
此首詞中,突兀的盡是淒涼之意。魚幸柔水劍法中隱隱帶著陽剛之氣,一氣嗬成,行雲流水,如白虹貫日,如白蛇吐信,更是淩厲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