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群豪士氣高漲,心中一邊喜悅,一邊卻雙眉微蹙,不禁多了一層擔憂:“韃子侵占我江山,欺虐我百姓。大宋男兒雖是臥虎藏龍,卻毫無約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耳聞眾人聲音仍是不止,低聲對唐虞川道:“川兒,你師妹這會兒怎麼還沒來?”
唐虞川也覺心慌,惶惶道:“師父,我不是已經給你說了麼?陶左……陶伯伯在半路上將她擄去了。他還千叮嚀萬囑咐,叫師父你千萬快馬去許家集,你老人家卻執拗得很,臭罵弟子一番……”嘴裏嘟囔,有些不悅,卻又不敢說出來。
聽他的口氣,想來已將先前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柳蒼梧。
柳蒼梧鼻中“哼”的一聲,說道:“不是我做的便是了,就算那七個家夥來了,又能奈我何?我若是畏畏縮縮,避而遠之,雲橫秦嶺的名頭還不成了雲藏秦嶺了?”
唐虞川摸不著頭腦,疑道:“師父,你說什麼?”
柳蒼梧不答他話,提高聲音道:“各位暫且住一住,住一住。”眾人聲音雖然吵鬧,但他內力充沛,聲音一出,猶附耳旁,揮之不去,群雄不由得目光一收,集注於台上。看他說些什麼。
柳蒼梧續道:“各位英雄,合州南敗,襄陽城破,致使江山易姓,屈指已去數載,韃子猖獗,屠我炎黃子孫,毀我良田美池,踐我雄壯山河,各位都是江湖上遠近聞名的大英雄豪傑,豈願意東躲西藏,畏手畏腳的在韃子鐵蹄下苟活麼?”
台下群豪轟然雷動,叫道:“自然不願!”柳蒼梧待眾人止歇,朗聲又道:“正是,韃子凶殘成性,殺人如麻,想我堂堂華夏子孫,怎可讓這等蠻夷前來統領?如今抗元已成星火燎原,風生水起之勢,神州之下,北有我等在淮水一帶起兵;南有漳州起義;崇安、浦城等縣,尚有頭陀軍,聲勢之壯,蔚為大觀。隻需我等奮力一揮,四海響應,群雄雲集,韃子必成江河日下之勢,回望神州,自當是馥鬱芬芳,山河共賀!”群豪又是彩聲不斷。
柳蒼梧待眾人平息了聲音,續道:“ 除此之外,海外島上尚有正義之師,隻待馬肥糧足,便可揮師北上,直搗大都,斷了蒙古韃子龍脈,將他們驅趕到漠北去!”
之中一個漢子問道:“海外島上?柳大俠說的是滄月島麼?”
柳蒼梧道:“正是!”那說話的漢子又問:“既是如此,那夏某倒要問一問了。江湖傳言滄月島上有大宋義軍,可從未有人見過,敢問柳大俠去過滄月島麼?”
柳蒼梧搖了搖頭,道:“柳某沒有去過。”那姓夏的漢子回首問眾人道:“大夥兒可曾見過滄月島上的人物?”眾人一片嘩然,盡皆搖頭。
另一個婦人問道:“那請問柳大俠,滄月島上的首腦人物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呂天衝等見她一介女流,發出的聲音卻有如洪鍾之響,心裏暗暗詫異,料想絕非庸碌之人。
隻聽柳蒼梧道:“哦,原來是十三娘!滄月島領軍之人的姓氏柳某卻知道,聽說他姓陸,叫什麼名字,卻不甚清楚了!”
黃修淵暗暗點頭:“十三娘?那是湘西雲家堡雲萬君的夫人。聽說她丈夫死在了合州之一戰之中,她此次前來,想來是為夫報仇來了,好婦人,巾幗不容須眉!”
雲十三娘:“天下姓陸的那麼多,怎麼曉得是哪一個?”
她守寡多年,每每念及丈夫大仇,總是抑鬱塞心,咬牙切齒,隻待多殺幾個蒙古韃子,為夫君雪此大仇,是而心中頗為急切,這時聽柳蒼梧說得不明不白,她心高氣傲,難免有些不悅。
柳蒼梧笑道:“今年四月初七,十三娘也去了君山之約,對不對?”
十三娘立即答道:“是啊,當時我在江浙,聽說君山群雄大聚會,也去湊了湊熱鬧。”柳蒼梧道:“那麼當日點破八個蒙古人身份的那兩個人,十三娘還有印象否?”
十三娘心中一動,隨即豎起大拇指:“當日那兩位黑衣英雄,智勇雙全,不僅戳穿了那幾個狗韃子的身份,還讓我有機會殺幾個韃子為我那短命的丈夫報仇,我十三娘敬佩得五體投地,隻是當時他們來去匆匆,不曾謝此大恩。怎麼?難不成是這兩位英雄今日也來這滄州聚會了麼?”
柳蒼梧道:“那倒不是。那麼十三娘可還記得兩位用的是什麼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