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混凝土養護不到位。以往的混凝土工程中,部分施工企業往往隻是重視混凝土的澆築過程,而忽略了混凝土的後期養護工作,導致混凝土裂縫現象時有發生,這對高層建築的建築外觀和建築質量都有一定影響。混凝土養護不到位的主要表現是:首先,高溫幹燥時,施工養護用水量不足,而氣溫低於5℃時卻又依然采用灑水養護,總之就是不根據溫度和濕度來做養護工作;其次,沒有采取覆蓋養護措施;最後,養護時間不夠。
3 高層建築施工混凝土質量控製措施
3.1 確保施工現場穩定有序
混凝土工程無疑是高層建築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工程的質量不是由一個環節決定的,而是由一道道工序全部穩定有序共同鑄就的,因此工程管理者務必需要確保建築施工現場穩定有序地進行,每一道工序完成後都有監理人員現場驗收合格。
3.2 確保施工原材料質量達標
3.2.1 確保模板質量。選用高層建築的模板時,對其質量必須嚴格把關,反複使用過的模板及質量不達標的模板是不能使用的,確保模板尺寸標準、沒有被破壞和發生形變,整個模板的質量符合高層建築施工強度要求。
3.2.2 確保鋼筋質量。選擇鋼筋時,首先要注意鋼筋的粗細尺寸是否符合規範要求。其次,應潔淨、無損傷,若有油漬、漆汙、鐵鏽等應在使用前清理幹淨。然後,在鋼筋的加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依據圖紙和規範要求對鋼筋進行翻樣,發現鋼筋發生脆斷或沒焊接好的部分,要按標準對鋼筋的化學成分進行檢驗。最後,待鋼筋工程完畢時,進行嚴格驗收檢驗。
3.2.3 確保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確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首先要確保水泥、砂石、骨料、外加添加劑等質量達標,符合高層建築施工原材料使用規範;其次是要確保混凝土各成分配比合理,強度和耐久性符合規範要求;最後是混凝土攪拌階段必須嚴格控製水灰比,同時確保攪拌均勻。
3.3 控製混凝土的澆築質量
首先長距離的運輸容易使攪拌後的混凝土質量發生變異,因此,我們必須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攪拌、運輸和澆築工序。攪拌站最好設置在施工現場不遠的範圍內,攪拌完畢後及時進行運輸。另外攪拌時間也應該根據運輸距離和樓層的高度不同來進行適當的調整。在澆築過程中為避免出現冷鋒,應采用連續澆築,且以薄層澆築為原則。其次加強混凝土的振搗工藝,現場施工需要分段分層進行澆搗,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最後,在振搗過程中應注意及時排除振搗產生的泌水,以保障混凝土質量。
3.4 加強混凝土的後期養護
混凝土澆築完成並收漿後應該盡快覆蓋,覆蓋時不得損傷或汙染混凝土的表麵。混凝土的灑水養護時間根據具體溫度、濕度和混凝土加添加劑等綜合因素決定,一般是7天左右。灑水次數以混凝土表麵經常保持濕潤為宜。另外,當氣溫低於5℃時不應該向混凝土上灑水。
4 結語
總之,混凝土質量控製對高層建築的建築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必須不斷總結經驗,加強技術學習,提高對混凝土質量把握控製意識,確保混凝土質量達標,以便最終保障高層建築的建築質量和建築安全。
參考文獻
[1] 邵大為,趙洋.淺談高層建築施工管理方法及控製的一些要點[J].科技信息,2011,(5) .
[2] 年澤峰.高層建築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製措施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1,(3).作者簡介:孫誌強(1981-),男,山東諸城人,山東魯能亙富開發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研發方向:工程管理。(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