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有一種愛叫放手,放下錯愛,幸福花開(3)(3 / 3)

丈夫對朋友說:“我對妻子的記憶力非常擔心。”

朋友不解地問:“為什麼?她很健忘嗎?”

丈夫回答:“不,剛好相反,她對我過去的事情都記得太清楚!”

健忘有時是件好事,有些事情記得太清楚,反而讓大家日子都難過,偶而神經粗一點,不必自己受苦,也不讓別人受苦。

有些做太太的,念念不忘丈夫當年的婚外情、不忠、苦虐……到了年紀一大把還在算舊賬,許多人寧可讓苦毒隨著歲月一起成長,也不願輕言饒恕,惟恐便宜了對方,但這隻是讓自己繼續成為受害者,徒然喪失現在就可以擁有的自由和快樂。

忘掉背後帶來的是釋放,一個常常回頭看的人,就沒有機會向前看,當我們辛苦地拖著一籮筐的憤怒或不諒解時,如何能努力向前呢?

把過去的一些苦毒當成垃圾丟掉吧!當你願意把那些根深蒂固、甚至盤根錯節的不愉快的記憶一一放下,你將會輕鬆和快樂。

完美主義者得到了一個好聽的稱呼,卻也付出著巨大的代價

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在半夜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總是抱怨睡不著,因為有件事一直在糾纏著他:前段時間他認識了一個女朋友,他挺喜歡她,可是隨著交往的深入,他心裏反而不痛快了,原來他的女朋友在認識他之前,曾與另一個男朋友相處了六年。他正在考慮與她結婚,但越想越覺得受不了,越想越感到委屈,六年啊……

我知道這家夥把自己逼進了一個死角,他也明知道是個死角,可還是一鼓作氣不依不饒地要往裏麵撞,就像一隻撲火的可憐的飛蛾,拚了命要在燈光那兒折騰。他知道這是自我折磨,但是他控製不了自己。他每天被這樣的念頭糾纏,不發瘋才怪。

擺脫這種痛苦的途徑完全取決於自己。

有一本書叫《生命意味著什麼》,是傑出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寫。他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麵的觀念引起的。他隨即引用了彌爾頓《失樂園》中的一句名言:“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

那個深夜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就是在自己意識的作怪之下,把天堂變成了地獄。本來,他找到了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女朋友,應該很快樂才對,他本該感謝命運給他的恩賜,但他偏不這樣想,而是念念不忘她的過去。這無異於給自己的命運打了一個死結。如果不解脫開來,他永遠得不到幸福。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殘缺。悟出這一點的往往不是我們這些健全人,而是一些身患殘疾者,比如中國作家史鐵生。他從20歲左右起就被“種”在了輪椅上,多年以前他就說過這麼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個人都是殘疾人,因為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都有無法實現的願望,所以都有殘缺。還有,那個充滿了人生智慧的心理大師阿德勒,他也曾患過小兒麻痹症,也是一位殘疾人。

想起了一個笑話,說是一個人落水,被人救上來以後,他不為劫後餘生而慶幸快慰,卻為丟失在水中的草帽歎息。完美主義者是跟快樂絕緣的,完美主義者得到了一個好聽的名詞,卻付出了沉重的心理代價。

永遠別去追求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因為他們總是一心一意地想把天堂變成地獄。他們容不下一點瑕疵,放不過一個細節,過份挑剔反而讓自己變得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