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車開進了教堂院牆,懷仁老娘和後爹下車之後,跟著呂征進到了裏麵,其他幾個年輕人和迎出來的人,則是興高采烈的搬麵包車上的東西。
“呂大哥,這次發大財了,帶回來這麼多好東西啊!”
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聽到動靜從教堂裏奔了出來,他先是扒著麵包車窗戶看了看裏麵的東西,然後連蹦帶跳的來到呂征身前,高興的手舞足蹈。
呂征笑著揉了揉少年的腦袋,指著旁邊懷仁老娘和後爹說道:“小包子,有這麼多好東西吃,你得感謝這兩位爺爺奶奶,好吃的都是他們拿回來的,還不謝謝爺爺奶奶。”
“謝謝爺爺奶奶,你們真好!”
被喚作小包子的少年是個聰明孩子,呂征說完之後,他趕緊給懷仁老娘和後爹鞠了一躬,不管真不真誠,總之禮數是到了。
經常餓肚子的孩子,你把食物放到他麵前,那他所有的注意力自然放在食物上,至於對給他食物的人,能做到這個程度已屬不易。
懷仁老娘打量著少年,發現這孩子的衣服雖然也不怎麼幹淨,但最起碼要比出去找物資的幾個年輕人強些,這麼看來,這裏真是個不錯的落腳點。
“小夥子真棒,等會兒多吃點,吃的飽飽的。”
“不行的奶奶,我們這裏有規定,大家的食物量都一樣,誰都不能多吃的。”
這裏不是敞開吃的上集村,也不是能吃飽的市中心聚集點,在這裏,人們為了食物苦苦掙紮,甚至有人在搜索食物時被喪屍抓去,所以能保持定量供應已屬不易,呂征和幾個年輕人,在苦苦的支撐。
聽到小孩的話,懷仁老娘不禁咋舌,可現實狀況就是這樣,她也不能打破定好的規矩。
也正是因為這些規矩,呂征才能把這個聚集點維持下去,保持著付出者與接受付出者的平衡。
“好孩子,等以後咱們的食物會多起來的,一定會多起來的。”
呂征也無奈的搖搖頭,他已經做了最大努力,可隻能做到這樣,隻能用一碗變了味的雞湯,給三十幾號人以希望。
“可憐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們家懷仁在他這個年紀,頓頓都得吃倆雞腿。”
說話之間,小包子湊到麵包車那裏,去幫人搬東西,呂征則引領著老兩口,進入了教堂。
教堂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樣子這裏確實是一處不錯的落腳點,沒有因為年齡或者勞動能力,把人劃分成三六九等,頗有些大鍋飯的意味。
和眾人見過麵,懷仁老娘向呂征問道:“小夥子,這裏是喪屍的地盤,在安全上有什麼保障嗎,巡邏的喪屍會不會進到院子裏來?”
“劉大姨,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擔心過,所以基本上天天都待在地下室。後來,我們摸準了喪屍巡邏的規律,這人不見太陽也不成,所以白天的時候,隻要巡邏隊過去就出來活動,他們得四五個小時才來一趟,而且隻在院子外頭逛一圈,根本不進到裏麵來。”
這裏已經是鄭然領地的邊緣,雖然還算不上兩不管地帶,但是巡邏的頻率相對較底,給人們在這裏生活留出了空隙。
負責巡邏的小隊長門徒,還意識不到這一點,所以巡邏的時候隻是草草的轉一圈了事,並不檢查建築物內部,自然也就看不到人類生活的痕跡。
“哦,原來是這樣,那你們對喪屍是怎麼看的,他們巡邏隊中間,不是總有人類喊話麼,你們有沒有想過,去喪屍的手下生活。”
之前恐怖的一幕,真的把懷仁老娘給嚇住了,所以才會問起來呂征對喪屍的態度,別沒等幾天這家夥因為缺吃少喝,就帶著大夥投了鄭然。
其實懷仁老娘清楚,這些人投鄭然沒問題,最起碼從目前來看沒問題,他們隻需要付出少量的勞動,就能混個溫飽,安安全全的活下去。
不過問題是,他們可以去,但懷仁的老娘不成,就算以前她和鄭然之間還有緩解矛盾的機會,但自己這回不告而別,恐怕連最後的機會都沒有了,想來如果落到鄭然手裏,定然不會有好下場。
聽到懷仁老娘的問話,呂征想都沒想就痛快的答道:“我也不傻,肯定不能相信外麵那些鬼話,小說電影咱也不是沒看過,人落到喪屍手裏還能有好麼,肯定不能上他們的當。”
呂征說的很肯定,不過他給的答案很武斷,甚至有些偏激,別的地方的喪屍如何懷仁老娘不知道,但在這裏,確實和喊話的內容一樣,人類沒有生命之憂,而且有食物供應。
懷仁老娘很喜歡呂征這種武斷,這意味著她能夠長期在這裏生活下去,而且誰能說以後會怎麼樣,也許呂征武斷的判斷,會成為事實也說不定。
該問的都問了,就目前親眼看到的和問到的情況,懷仁老娘對這裏非常滿意,她要和老伴一起在這裏紮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