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 第五章 十二路譚腿(1 / 2)

橘紅色的夕陽掛在天空之中,方正站在廢舊製藥廠的門外,四處一片寂靜,唯有野鴿偶爾降落帶來幾聲咕咕聲。

夕陽快要落幕時,苦力強來了,依舊穿著多年不變的裝飾,但精神卻為之一變,灼彩熠熠。帶著如朝陽一般的氣勢。

背負著雙手,眼睛看著夕陽,緩緩說道:“十二路譚腿我為之習練了十數年,不敢說登峰造極,但也算是登堂入室了。在江湖上算得上是一流高手了。武功與個人天賦有一定的關係,但更需要的還是勤奮。勤能補拙,我看你的根骨天賦跟我是差不多的,都並不出眾。所以要想有所成就便要付出加倍的的努力。”

方正鄭重的點了點頭。

苦力強繼續說道:“中國武術裏一直有南拳北腿之稱。南拳自然是洪家的洪拳,北腿便是譚腿了。據說此腿法起源於山東省龍潭寺,也有一說是譚姓之人所創,至於到底如何也不做追究了。本來譚腿隻有十路,後兩路是少林在原有拳架上加入的。故稱少林譚腿。其拳譜如下:

譚腿本是宋朝傳,出在臨清龍潭寺,臨清譚退共十路,十一、十二少林添,頭路出馬一條鞭,二路十字鬼扯鑽,三路劈砸車輪勢,四路斜踢撐抹攔,五路獅子雙戲水,六路鉤劈扭單鞭,七路鳳凰雙展翅,八路轉金凳朝天,九路擒龍奪玉帶,十路喜鵲登梅尖,十一路鳳擺荷葉腿,十二路鴛鴦巧連環。

苦力強說完後,等了一會便又說到:“諺說“練拳不練腿,如同冒失鬼“,因此譚腿也被看成是武術基礎訓練項目之一。譚腿之風格,動作精悍,配合協調;招數多變,攻防迅疾;節奏鮮明,爆發力強。譚腿之技擊,多上下盤同步出擊之術,可令對手防不用防。下盤發招講究腿三寸不過膝,招式小速度快,攻時無被克之虞。上盤進擊以劈砸招術最多,力度大,拳勢猛。傳有歌雲:’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譚腿四隻手,人鬼見了都發愁“。

“所以說譚腿在諸般武學中不算難學,但卻能打好基礎,練好了照樣厲害。”說完苦力強便又等了一會。讓方正稍微有了些印象,便開始教習腿法。

自然隻教了第一路,第一路便包括衝拳,騎馬式,撩拳,擂拳,寸腿。

而且配合腿法還要時常鍛煉腿部力量,紮馬步之類的基本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練了一陣,大概把第一路練的熟了些了,便算差不多了,後麵的是水磨功夫,需要不斷練習,持之以恒,待方正練會第一路之後,苦力強便讓方正回去了,每天隻學一路大概半月方能學完。

從這時起,每天傍晚方正都要來到舊藥廠熟練腿法學習新腿法,如此大概半個月,便能熟練的記住,練習了,然後又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不斷矯正,方正練的十二路譚腿已經有些樣子了,並不會鬆鬆垮垮的,已經有了基本的型與勢了。

不過也就僅限於如此了,頂多算是略有所通,連初窺門徑都算不上,讓人看了也隻會以認為是花架子的居多,至於殺傷力,實在有待商酌。跟人對打那就更不用想了,至此便讓方正對於其他武學的熱切心情涼了許多,更是對於主角能夠學會如來神掌,以一敵百,不敢想象了,那根本就是非人的程度了,不愧是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自己還是好好練腿法吧,什麼時候能夠練成十二路譚腿再想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