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墳村的由來(1 / 2)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起兵之後,率領所部攻占城池,節節勝利,終於在南京建立明朝政權,並改年號: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為了徹底消滅元朝殘餘勢力,統一全中國,朱元璋揮師北征,兵進中原。當時,中牟縣是中原重鎮,它位於鄭州和開封府之間,既是鄭州的東部門戶,也是開封府的西部門戶,位置極其重要。所以,朱元璋一到鄭州附近,就決定首先攻克中牟縣。

當時,中牟縣人白鎖柱是河南平章事(河南的最高行政長官)。白鎖柱出生在中牟縣北部的一個小村裏,他從小發奮讀書,為人正直,不僅早年就才能畢現,而且頗有氣節,長大後考中進士,後被元朝政府任命為河南平章事。朱元璋的大兵一到中牟縣,白鎖柱恐怕中牟失守,危及整個河南,就派手下的千戶王守忠率領重兵守衛中牟,並讓主簿王思溫和典史趙彥協從守衛。誰知王守忠等人貪生怕死,朱元璋的大軍剛到中牟縣,他們就紛紛率兵歸降了。白鎖柱見中牟失守,知道鄭州和開封以及整個河南都將不保,元朝的滅亡已經不可挽回,他慨然長歎,惆悵不已。

朱元璋占領中牟縣城後,又率兵攻打中牟北部的重鎮楊橋鎮。白鎖柱聽到這個消息後,便親自帶兵鎮守,經過幾個晝夜的奮戰,最終還是寡不敵眾,楊橋鎮被明軍所攻克,但白鎖柱堅決不降,拔劍自刎。說來也怪,在他死後的兩天裏,其身體仍然執劍站立而不倒,且怒目正視楊橋城門,甚為驚奇。明軍眾將士都驚恐萬分,無人敢進其身,這時軍中有人傳言:是因為楊橋鎮失守,白將軍心中怨氣未出所致!朱元璋聞聽後十分吃驚,親自到白鎖柱站立的身體前納頭而拜,其身體方始倒地。在場將士無不連連稱奇,朱元璋敬佩其忠勇有氣節,就命人把白鎖柱厚葬在鄭卞交界處的一個擁有幾十口人的小村莊旁,並命一支百餘人的隊伍為其看守陵墓,還派畫師精心繪製其像,朱元璋又親自寫祭文哀悼之,從此這個村莊就更名為白墳村!這裏的村民世世代代遵守著這個秘密,從不為外人道也!

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間600多年過去了!白墳村的人口也由之前的百餘人增加到2000多人,成為方圓幾十裏人口最多的村莊。在村子的西北邊,約一裏外,有一個占地兩三畝、兩丈多高且植被茂密的大土丘,叫“白家塚”,上麵棲息著各種鳥類和野兔,一到夏天裏麵經常是嘰嘰喳喳,作響不斷!然而這裏的一切動物都沒有人去捕捉,聽老輩兒人講,既便是饑荒之年也沒人到這裏去捕獵,因為這裏一直被視為該村的禁地,除清明掃祭以外,其餘時間任何人都不準靠近這裏!

有一天鄰村“高亭莊”有個很調皮的孩子王,帶著他的小玩伴兒,偷偷的潛伏到這裏準備拿彈弓打小鳥!結果剛好被該村一名下地幹活的村民看到,該村民連忙跑回去向村長張大成彙報了此事,張大成二話沒說召集一幹群眾便往村西北跑去!到地兒之後揪著那幾個孩子就是一頓狠揍,揍完之後又把他們帶到村子裏關到了喂牲口的草棚裏!幾個孩子從小就調皮慣了,哪兒經曆過如此場麵!先是被人狠揍了一頓,然後又被關到了牲口棚裏!頓時一個個嚇得哭爹喊娘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