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低調做人——放下架子,才會更有麵子(2)(3 / 3)

從王力應聘失敗的教訓中,我們知道: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太過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實際上,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做人做事的態度看似很簡單,但在工作中恰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素質與修養的。如果職場新人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得不好,輕則被認為個人素質不高,重則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每個人對自己都會有一定的認識,並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產生一種自我評價。自信與表現欲本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但表現過度或者狂妄自傲,目空一切,即使你真的有才能,也未必能讓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不把自己太當回事,是一種力量的曲徑展示,是一種爆發前的積蓄和磨礪。讓我們記住詩人魯藜的那句話:“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自信但不可自負

真正有助於一個人成功的是自信,而脫離實際的自負不但不能幫助他成就事業,反而影響他的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嚴重的還會損害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對於那些想要獲得成功的人來說,一定要及早認真自負心理的危害,用一種客觀、理智的態度麵對工作和生活。

一家鄉鎮企業的廠長甚感苦惱的一件事是:他在董事會上提出的上果汁生產項目的建議被否決了。

他滿腹委屈找人訴苦:“當初是我一手帶著這個企業幹起來的。我麵對過多少困難,做過多少艱難的決策,可是後來事實都證明:我的決策是對的。現在家鄉有這麼多果樹,水果賣不掉就會壞掉。如果能上果汁生產項目,一

來能幫鄉親們解憂,二來我敢打包票說能幫企業賺錢。唉,我就想不通,幾位董事憑什麼反對我?他們又不親身參與管理,對市場的把握肯定不如我好。眼下果汁類產品走俏,不抓住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

最終,因為董事會的否決,他所主張的果汁生產項目就是沒上。

但是,半年後,聽他訴苦的那位朋友卻接到了這樣的電話:“幸虧當初沒上,如果上了的話,現在可就背包袱了。鄰縣上了一家,老本都搭進去了。上次給你打電話的時候,我真是過於自信了。”

自信會讓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自負卻會讓你忽視風險,盲目紮進自己並不甚了解的事情裏。

20世紀90年代,郭廠長考慮到效益不景氣,決定帶領全廠職工搞傳銷。他愛人的父親是個管理學教授,聽到這件事就找到他:“你們廠是生產鋁製品的,怎麼想到要去搞傳銷?”

郭廠長說:“效益不好,工人幾個月都領不到工資,我作為廠長總得讓大家有口飯吃呀!”他說得振振有辭,話也很有道理。

教授又問道:“你認為傳銷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郭廠長一副神往的神情:“保證能!聽說傳銷是最後一班致富快車,我們當然得抓住機會。”

教授沉默了半晌,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隻口渴的鴿子,看到廣告牌上畫著一杯清水。它不知道這隻是一幅廣告牌,便高興地振翅撲去,狠狠地撞在上麵,結果翅膀撞成重傷,摔在地上動彈不得。剛好,一隻狼從那裏經過,把它吃了。

郭廠長聽後很不以為然。這時,作為嶽父的教授也沒辦法了。一年之後,國家發布政策,傳銷被取締。郭廠長手裏積壓著一大批傳銷商品賣不出去,銀行又來催收貸款。這時,他隻能無可奈何地抱著腦袋等待最後的結局了。

一個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更不要覺得凡事無己不行,凡事有己便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因為,過於抬高自己而不客觀地審視自己,過分自我膨脹,就會踏上危險的懸崖,注定會走向失敗。

一個真正想有所作為的人,要對自己有個客觀正確的認識,充分地估測自己,給自己找準位置,去做自己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

踏得實才能走得穩當你在沙堆裏的時候,無論你使多大的勁,總沒有你在結實的路麵上跳得高、跳得遠。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好高騖遠,不能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也就等於沒有為自己的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做人要腳踏實地踏實是一種作風,一種認認真真、實實在在、不驕不躁的作風,這是做人、做事得以穩健的基礎和前提。踏踏實實去做好大家都認為重要的事,便能敲開成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