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是想來容易、做之艱難的事情,因為自省的阻力來自於自己心靈無形的敵人。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欲望、私心、嫉妒等心魔所包圍,猶如一隻小羊被老虎、獅子、狼、狐狸所包圍,如不加強自我保護,最終難逃敵人之口,故此,隻有消滅自己心靈的惡魔,才能夠避免為心魔所害。
心平氣和地對他人、對外界事物進行客觀的分析評判,這不難做到。但這把手術刀伸向自己的時候,就未必讓人心平氣和、不偏不倚了。
在人生道路上,成功者無不經曆過幾番蛻變。蛻變的過程,也就是自我意識提高、自我覺醒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地蛻變,不斷地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對自己認識得越準確越深刻,人取得成功的可能
性就越大。
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經曆中,在自己所處的社會境遇中,能否真正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發展,如何抉擇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意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一個人的前程與命運。
換句話說,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傑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能夠反省,充分地認識自己。
謙虛—虛心是製勝的法寶大海,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容納來自四麵八方的水。人,隻有虛心,才能更多地接受別人的東西。要想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養成謙虛的習慣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謙虛的美德,有許許多多這方麵的格言警句啟迪我們後人:“謙受益,滿招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要不斷塑造謙虛的品格,隻有這樣才能擁有“海綿吸水”的力量。
世界上有無數的人才能平平,卻能夠取得成功,關鍵靠的是他們謙遜的態度與習慣,這種品格會幫助他們處事順利,事業有成。
比爾·蓋茨是當今世界上非常成功的商人。在人們的記憶中,世界上還沒有哪個人如此年輕就憑自己的能力獲得如此巨大的財富。比爾·蓋茨說,他的夢想是“讓每個家庭、每張辦公桌上都有一台電腦”。如今,他的這個典型的“美國夢”,幾乎已經馬上成為現實。電腦最終將成為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朋友。
然而,這位處於鼎盛時期的超成功者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也有煩惱和憂慮,他也害怕失敗。他曾經這樣對記者說:“我害怕失敗。實際上,我每天來到辦公室時,總要問自己:我是否在努力?是否有人已趕到我們的前列?我們的產品是否真的很好?還能不能進一步改進?”
這些話,出自比爾·蓋茨這樣一位超級成功者之口,出自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億萬富翁之口,你是否感到驚奇?
其實並不奇怪,比爾·蓋茨害怕失敗的例子,深刻地反映了成功者麵臨成功時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識,同時,也深刻地表現出他向自己挑戰,不斷地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強烈意願。
聰明睿智的人要用愚蠢自守,多聞善辯的人要用淺陋自守,勇武剛強的人要用畏懼自守,大富大貴的人要用節儉自守,仁德廣施天下的人要用謙讓自守。如此處世,才能避免招致損害。
“任何時候都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不管別人怎麼稱讚你,你時時刻刻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門外漢。’這是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的話,它被許多人當成座右銘。曆史的長河沒有盡頭,知識的海洋沒有彼岸,唯有擁有謙虛,才能使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提升。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似乎忘記了“謙虛”兩字,“半桶水”亂晃。
在公司如果你和年長的同事溝通,你會發現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年輕人不謙虛,我有什麼理由教他?”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私心,尤其是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誰都不願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教給別人,這時作為年輕人如果不謙虛就更學不到東西,甚至碰得頭破血流都找不到原因何在。謙虛永不會傷害別人,隻能使自己受益。
要想做知識的主人,要想使自我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成長,要想有所作為,就要永遠記住這兩個字—謙虛。帶著謙虛上路更易成功
關於謙虛,中外傳統文化裏有太多的箴言,譬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大海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吸收來自四麵八方的水”等等。
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別人的信賴,尤其是年輕人,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質。因為謙虛,別人才不會認為你會對他構成威脅,他才會結交你,與你建立良好的關係。
富蘭克林從小受到父親的溺愛,對於他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行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