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不能失誌
失意,是一麵鏡子,能照見人的汙濁;失意,也是一帖清醒劑,是一條鞭子,可以使你在被抽打中清醒。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以求一搏;失意,會使人細細品味人生,反複咀嚼人生甘苦,培養自身悟性,不斷完善自己;失意,不是一束鮮花而是一叢荊棘,鮮花雖令人怡情,但常使人失去警惕,荊棘雖叫人心悸,卻使人頭腦清醒。
羅伯特·菲力浦教授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接待了一個流浪者,這個流浪漢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而負債累累,離開妻女四處流浪。在他說話的時候,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著流浪者,發現他茫然的眼神、沮喪的皺紋、十多天未刮的胡須以及緊張的神態,這一切都顯示,他已經無藥可救了。但羅伯特不忍心對他這樣說。因此,請他坐下,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說出來。
聽完流浪漢的故事,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並且協助你東山再起。羅伯特拉著他的手,帶他來到從事個性分析的心理實驗室裏,和他一起站在一塊窗簾之前。羅伯特把窗簾拉開,露出一麵高大的鏡子,羅伯特指著鏡子裏的流浪漢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隻有一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你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當做你從前並未認識他—否則,你隻能跳密西根湖了,因為在你對這個人做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過了一會兒,羅伯特領他走出電梯間,送他離去。
幾天後,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他不再是一個流浪漢的形象了,他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原來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姿態已經消失不見了。他說,他感謝羅伯特先生,讓他找回了自己,並很快找到了工作。
後來,那個人成了芝加哥的富翁。
麵對失意,不能喪誌,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校正人生的坐標和航線,重新尋找和把握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出自己的光芒。大不了從頭再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困難麵前不要垂頭喪氣,意誌消沉,更不能以死來解脫。隻要認為自己在某方麵有能力就堅持努力地去奮鬥,一定會柳暗花明的。當失敗嘲弄你的艱辛時,當厄運堵住你的捷徑時,你不妨再給自
己一次機會。
明朝末年,史學家談遷經過二十多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榷》。麵對這部可以流傳千古的巨著,談遷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然而,他沒有高興多久,就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裏,小偷進他家偷東西,見到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裏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二十多年嘔心瀝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十、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很快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從頭撰寫這部史書。談遷又繼續奮鬥十年後,又一部《國榷》重新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實精彩。談遷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英國史學家卡萊爾也遭遇了類似談遷的厄運。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給自己最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一個悲慘的消息:《法國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裏的女傭當做廢紙,丟進火爐裏燒為灰燼了。
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麵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竟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教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他又買了一大批稿紙,從頭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