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這夥計一喊,覺得此時肚中已有餓意,點了點頭,徑直走進店裏,找了一張靠窗的桌子坐下,粗著聲音呼道:“將你們店裏招牌菜先來幾個,打上三斤烈酒,再泡一壺毛尖。”
酒樓中還有幾桌客人,正吃喝得興致濃烈時,突然就被王飛羽叫聲嚇了一跳,數雙充滿疑惑的眼睛齊刷刷地往窗口這邊射來,海興縣一個小小的窮鄉僻壤怎麼跑出來這麼一個大言不慚的小子?心裏是又驚又奇。
夥計臉色一變,小聲地道:“小店黑茶散茶應有盡有,就是沒有毛尖……”
“你這麼大一個酒樓,連一壺毛尖也泡不出來?”
夥計苦笑道:“小哥難不成是京城裏來的貴客吧?我們鄉下地方小,如果連貢茶都敢私品,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王飛羽這才醒悟,虎門樓的海運生意極其龐大,每年往返朝廷的進貢商船馬隊幾乎都經他手,朝廷上下的關係更是千絲萬縷,私藏了些毛尖貢茶那也是情理之中,她在家裏品茗芽茶那是覺得稀奇平常,可是如今身在尋常酒樓裏,卻怎麼喝得到?
原來自明太祖推行“以茶製戎”的政策之後,明代初年的茶馬貿易價格是“馬一匹,茶千八百斤”,到了明代中葉,馬價已經壓低至“上馬八十斤,中馬六十斤,下馬四十斤”,邊境番戎對此自然非常不滿,遼東、宣府、甘州等地,屢屢因為茶葉貿易而起爭端。為了阻止私商,朝廷采用關閉茶馬互市的方式來懲罰購買私茶的邊境部落,由此類似清河堡戰役這樣的茶葉戰爭,在明代中葉之後頻繁發生。
明太祖曾下詔廢除團茶,除了上貢的幾類名品,民間的芽茶均改為散茶,而毛尖更是信陽府的名茶,尋常百姓哪裏喝得起?
熊雷將馬兒在門外拴好,大步進了酒樓,嗬嗬笑道:“表哥你記性實在不好,你在家裏喝得那些可是老爺花了大價錢藏的,在外麵怎麼買得到。”
酒樓的客人們見王飛羽穿著錦衣緞袍,活脫脫一個紈絝子弟,倒果然有幾分有大戶人家的派頭,皆是投上幾眼羨慕的目光,一笑了之。
王飛羽吐了吐舌頭,暗下決心,以後在外麵可一定要注意言辭,盡量行事低調一些才好。
不一會兒,夥計擺上菜肴酒水,笑容滿麵地道:“兩位客官是來對地方,小店在馮家鎮可是幾十年的老招牌,海鮮名菜那是應有盡有。”
王飛羽仔細一瞧,卻見中間是一盤主菜“雞湯川海蚌”,姣白晶透,色香汁濃,另外三盤卻是點心,色澤焦黃,饞得她口水直流,夾了一塊咬在口中,外酥裏軟,味美可口,其中交雜著戈肉、鴨蛋、蠣肉,香菇,竟然是在閩菜中位居一品的“油戈抱蠣”。
王飛羽讚不絕口,連道:“好吃!”
“這幾個都是福建名菜,這盤‘荔枝肉’是用瘦肉剞花切塊,加少許澱粉拌勻,油炸為荔枝果狀,又將荸薺、番茄調汁煮沸,倒入肉塊之中翻炒而成,色澤紅潤,形似荔枝,脆嫩香甜。看見這個沒有?名叫‘太極芋泥’!”這夥計如數家珍般地娓娓道來,滿目皆是自信驕傲的神情,仿佛這些菜肴隻有他們一家能做。
熊雷瞧了瞧這盤“太極芋泥”,見是用紅棗、瓜子仁、櫻桃等在煮爛的芋頭上做了太極的圖案,細膩軟潤,令人食欲大增,不由地歎道:“芋頭也能跟太極扯上關係,用心倒是良苦。”
他興致翻湧,夾起就咬,也不顧芋頭燙口,吃得是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