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孫武消失的背影,曾子路問光明祭祀道:“恩師,真羨慕他,可以聆聽聖人教誨。不知道他下山之時,會是什麼樣子”。
“別說你了,為師也羨慕。人族有聖,是人族大幸”光明祭祀也滿臉的羨慕回答到。說完好像想起了什麼問道:“我們光明神殿的軍隊,現在在哪裏?”。
曾子路想了想回答道:“前段時間,有人彙報。說在南方暗夜精靈一帶活躍,好像是在準備,一次大型戰役。預計可以解救,被暗夜精靈奴役的百萬同胞,恩師,您是打算去那裏,親自出手嗎?”。
光明大祭司搖了搖頭說道:“不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聖人交代,關乎人族興衰,我要去一次草原。你去把信鴿拿來,剛好讓他們幫我,把另一件事也辦了”。
曾子路吩咐一個光明法師,拿過一隻信鴿,交給了光明大祭司。一隻信鴿腿上綁著一卷信,飛向了廣袤的南方。
看著信鴿越來越遠,慢慢消失在眼前。光明大祭司對著曾子路道:“子路,你先去一趟,戰神殿在北方的據點。去那裏借調一支軍隊,我會在半路上與你會合。一起去北方,看來要打一場仗了”。
“恩師,要打仗?難道聖人要收的徒弟,現在還是獸族的人奴?”。曾子路滿臉的疑惑,不解的問到。
光明大祭司臉上露出深深的擔憂之色:“但願我們能來得及,聖人推算人族疆域之內有四子,北方獸族一子一女。東南西各一子。人族疆域之內的四子,下山之後有可能掃平人族內亂,化解紛爭。出生在人族疆域之外的四子,有可能征戰諸天萬界,也有可能征伐異族。還有一女有可能體悟人生苦楚,以慈悲之心渡眾生”。
曾子路聽後麵露興奮之色,轉而又有些疑惑的對光明祭祀道:“恩師,如果真是這樣人族有救。可是孫武學兵,真的可以化解,人族之內的兵戈嗎?”。
“以兵止戈,為師現在也想不明白。如今人族諸國並立,以十國為尊。如果四子下山,他們又應該,如何平息人族紛爭”光明祭祀此時臉上也露出了沉思。
曾子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頭緒,撓了撓頭問道:“應該不僅僅,隻是以兵止兵吧,也許還有別的。僅僅隻是以兵止兵,我聖殿雄兵無數。為何人族還是紛爭不斷?”。
光明祭祀搖了搖頭,回答道:“想不真切,也許是老夫眼力太低。看不清聖人這棋局,到底是什麼深意。看來聖人,並不是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可以隨意揣摩的”。
“難道聖人是想四子下山,以一人為主。建立國家,提兵掃平諸國,一統人族山河。晉升人皇之尊,統禦天下人族”。曾子路繼續問到。
光明祭祀搖了搖頭:“這個方法我們聖殿早就想過,但並非人族之福。反而人族會大禍臨頭,聖人不會如此不智”。
“大禍臨頭?”曾子路不解的問到。
“你隻是想到了內部,你想一想外部”。
“恩師難道說?人族一統最大的災禍在外部?異族?”。
“當年聖殿也曾經想過,自己或者扶持一國。掃平諸國,一統人族山河。如果真這樣,隻怕四方異族,會乘虛而入”。
“恩師,這樣說。此路不通,那他們又會做什麼?不一統如何讓人族齊心,掃除紛亂”。
“以為師目前的目力,還看不清。這段時日思來想去,也許隻有等他們下山,才能看出端倪”。
“恩師,既然如此。為什麼聖人,不在一個地方收九徒。反而讓我們,在人族內外來回奔波”。
“這就是聖人,布局深遠之意。在內有四子,此四子飽受人族內鬥之苦。讓他們下山化解人族紛爭,這樣不是更好。在外有四子,飽受異族欺壓之苦。當學有所成,下山之後,可解救我族受奴役之人。至於還有一女,老夫看不真切”。光明大祭司理了理,長長的胡須說到
曾子路繼續問道:“恩師,既然這樣。。。。。。”。
光明大祭司連忙擺了擺手打斷道:“聖人之意,不是我們凡夫俗子,可以隨意揣摩的。聖人是我人族的聖人,也是萬物的聖人.聖人吩咐,我們遵命就是。你先去北方,和戰神殿好好說說。老夫可等著他們的兵,要是晚了時辰,聖人的弟子有了好歹。隻怕這後麵會有變數,要是幾個外族的人。拜入聖人門下,我們可就是,人族的罪人了”。
“恩師,難道聖人之徒,不是命中注定?”曾子路不解的問到。
光明大祭司看著曾子路,還是不解的表情,解釋道:“聖人有言,上天之意有九徒降世,人族隻占其一。但聖人憐憫人族淒苦,逆天而行。要不然又何須聖人下山,親自觀察。你還不速速前去”。
曾子路大驚失色,連忙牽過一匹馬。向光明大祭司行禮告別,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光明大祭祀看著曾子路消失的背影,呆呆的陷入沉思。心中感歎:但願聖人所謀一切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