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皓首雄心(1 / 2)

眾人適才見到鍾聚叟的身手,不由得驚歎不已。隻見李煜城張大著嘴,眼神發直的盯著他,早已目瞪口呆,半響才回過神來,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站起身來對鍾聚叟說道:“寡人真是有眼不認泰山,國舅爺如此身手,我居然不知道。您將寡人跟群臣都蒙在鼓裏,若不是先生獨具慧眼,豈不是埋沒了賢才!”

鍾聚叟隻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並沒有答話。李煜城見狀不僅沒有惱怒,還是一臉笑顏的對眾人說道:“國舅爺如此神功,還有沒有不服氣的!”說完又看了看皇甫晟睿說道:“將軍有沒有意見,要不要跟他切磋一下,寡人有言在先,最後勝出者為統帥人選!”

皇甫晟睿淡淡一笑道:“國舅武功蓋世,我等小輩心悅誠服。若國舅統領三軍,我等願聽憑他差遣!”李煜城聽完滿意的點了點頭。回頭對眾人說道:“若大家沒有意見,今日我便封國舅為兵馬大元帥,統帥三軍為唐國東征西討,南抗北拒!”

下麵頓時鼎沸聲一片,都齊聲叫好。現在三軍無人主事,鍾聚叟高風亮節,德高望重,更是身負奇功,以他的名望跟身份在軍中將來肯定無人不服。見眾人都讚同,李煜城朗聲對眾人說道:“既然是眾望所歸,那寡人現在便坐決定了,即日便授予國舅帥印加封天馬兵馬大元帥,各位將軍都歸於他的麾下!”

他的話剛落音,卻不料鍾聚叟卻淡淡的說道:“承蒙國主青睞,老臣甚感惶恐,這元帥一職非同兒戲,恐老臣難以勝任。再者,我誌不在沙場,隻想安安穩穩的多活幾年,還請國主另擇他人吧!”他此話一出,下麵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

他若無心為帥,為何應承比武之事,如今公然的勝出。此時又出言拒絕,難道隻是為了給李煜城難堪嗎?眾人不解,白淳楓卻是淡淡一笑,不以為意。李煜城聽他這樣一說,頓時沒了主意,若是換做以前,他一定會怒斥他一頓。可眼下見他是個難得的帥才,正好頂替張浩軒之位,隻好笑道:“國舅爺既然應承了比武,而且已然勝出,就得履行諾言。”

“哈哈,我又不是謙謙君子,不必講信用。我今日作此打算,隻是不讓白先生跟林將軍難堪。”鍾聚叟笑道。

李煜城笑臉一收,慎重的說道:“現國難當頭,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舅父您身懷慈心,難道忍心見唐國出於水深火熱之中而無動於衷嗎?將來九泉之下,您又有何顏麵見先王。”

鍾聚叟聽他說完,為之一怔,目光呆滯的說道:“這天下之勢豈是我能可以扭轉乾坤的,我若為帥,若還是保不住唐國到時候難免淪為唐國的罪人!我年事已高,何必弄得個晚節不保!”

這時,李慧儀緩緩的站起身來說道:“現人人都知道舅父您是個難得的帥才,若您再番推脫,恐怕會遭到我唐國百姓的唾棄,您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昔日孔明出事北伐,命隕五丈原而功敗垂成,雖然蜀國淪陷,但後人卻無一不仰慕他的,水鏡先生雖為經天緯地之才,卻一生碌碌無為,毫無建樹,到死也隻是得到了一個好好先生的稱號。若人人能過做到為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我唐國又何至於此。”

眾人聽到這番話都紛紛點頭,永寧公主平日簡素,雖無王室貴氣,但此言一出,人人不由得暗自欽佩。她平日對自己甚是敬重,眼下見她這樣跟自己說話,鍾聚叟倍感驚訝,尷尬的說道:“丫頭,你……”

隻見李慧儀對李煜城說道:“王兄,此事慧儀鬥膽替舅父應承下來,我保證將他說服,若是我無法辦成此事,那就請王兄你治我的罪!”

李煜城見狀,扶著她的雙肩衝她眨眼一笑道:“好!若你能說服舅父,那我,我從此以後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的做一個好君王!”

鍾聚叟見到此景,知道已是騎虎難下,這世上有千般無奈,最無奈的莫過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下歎了一口氣對李煜城說道:“要我統軍也可以,這帥印我也可以接下,可元帥之職就免了。還有,將來國主若是對我言聽計從,那老夫就算馬革裹屍也心甘情願,若是國主再是獨行其是,不聽他人勸阻的話,那就別怪老臣爽約。”

見他應承下來,李煜城喜出望外,連聲道:“一定,一定!”

林天佑見此事圓滿,當下對李煜城說道:“國主,臣沒說錯吧,早知如此,我看這比武也免了!非得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李煜城本來心中舒坦,聽到他這番言語總覺得不對味。今日比武,他料想鍾聚叟絕非他的敵手。若是林天佑勝了他或者佯裝敗下,自己都可好好懲處他一番,但此情形自己要治他可就難了。當即隻是淡淡說道:“林將軍獨具慧眼,那寡人以後可要好好的向林將軍討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