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和淑妃,二人可以說是一直將恩寵平分秋色。其餘六人,出去陶婕妤一直未承寵之外,其餘五人也所受雨露不多。可是元妃、淑妃二人一直無所出,旁人也一直無所出。隻有一個林修儀曾經有孕,卻偏偏還不滿三個月便小產了。
於是八個人入宮三年,無一人生下一子半女。
皇後剛一入宮便立下諸多規矩,元妃首當其衝就被禁足半年。眼見著過年了,西北等地又遇上雪災,宣熠便下旨,宮中過年事宜一律從簡,什麼慶典也都不舉辦了。除去冬至的祭天,除夕裏要祭祖,餘下的一律省去。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也一同做了表率。宣熠又下旨,年後的選秀也推遲。剩下的銀兩一律送去西北賑災。知道賑災的銀兩曆來容易被人惦記瓜分,於是命自己的弟弟誠親王宣煒親自督辦賑災事宜。
選秀停了,元妃禁足,其他妃嬪更是輕易不敢有什麼動作。皇後大約也不想惹人非議,便細心的為皇帝安排侍寢事宜。除卻初一、十五、月底,皇帝必定按例留宿在坤寧宮之外,餘下的日子,皇後也不去體順閣,全都安排給了眾位妃嬪,從淑妃趙心蘭到婕妤陶婉瑩,都均分了這些日子。
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皇宮上下第一次如此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度過了冬至和除夕。
元妃即使是除夕家宴都未被解除禁足。
為了節儉,隻有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皇帝皇後,四個人進了簡單的一頓年夜飯。本應當有的親王世子命婦們的朝拜覲見,一律免了!省下的銀錢,都給了誠親王去賑災。
元妃聽了暗自開懷:任你賀泰然是皇後又如何?第一年入宮就如此簡陋!本宮這三年可是過了熱熱鬧鬧的大小節日呢!隻怕是皇帝心係本宮,故意從簡!
正月十一,誠親王快馬加鞭傳來喜訊:災情解除,賑災的銀子不僅足夠,而且還可以用於幫助西北的災民用於春耕。
宣熠大喜過望,命誠親王一並辦理。
這時候,韓明便說話了:“皇帝尚未親政,名誠親王火速去賑災已屬不妥,如今又命誠親王留在西北處理春耕,親王離京從未有如此長的時間,有違祖製。”便讓皇帝下旨召回誠親王。
宣熠說:“朕已下旨命誠親王留在西北,如今又要下旨命誠親王回來,如此出爾反爾,恐怕於朕的威嚴有損。”
韓明不以為然:“皇帝既然未親政,何來損害威嚴之說?”
宣熠登時氣的說不出話來。
朝堂上,一個替皇帝說話的人都沒有。
這時,恰逢衛國公要按例入朝參拜。當衛國公入朝時,便見到皇帝宣熠和韓明僵持不下的局麵。衛國公登時大怒:“韓明!你要造反不成!無論皇帝現在是否親政,皇上都是天子,天子的意思就是聖旨!皇上讓誰去哪裏誰就要去哪裏,讓誰留多久就要留多久!至於祖製,也無非都是先皇定下來的,有關天下生計,皇上當事從權宜。你韓明是不是別有用心?皇帝的威嚴不容褻瀆,你膽大包天,敢說‘皇帝既然未親政,何來損害威嚴之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想幹什麼?”
曆代衛國公均戰功赫赫,交戰時臨危受命帶軍殺敵取勝,得勝還朝之後第一時間交出兵權。平日裏按著日子入朝參拜皇帝,輕易不參與朝政。所以曆來為皇帝所信任,更在軍中極有威信。現任衛國公賀靖國,殺得入侵的突赫國主跪地求饒的一戰,更是有戰神之稱。他這一發話,幾乎在朝的武將都不約而同的站到了他的身後,虎視眈眈的瞪著韓明。
韓明原本一見衛國公來上朝,心就是一涼,再見衛國公劈頭蓋臉的一頓罵,更是憋著氣不敢還口,隻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