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卓越口才完全修煉(2)(1 / 3)

一位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作為見習老師第一次登上講台,當學生起立,師生互致問候時,他想好的開場白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驚慌中,他用顫抖的聲音說了句:“同學們,再見!”同學們莫名其妙,麵麵相覷,見老師滿臉通紅,不知所措,不由得哄堂大笑。他努力讓場麵安靜下來,但換來的不是鎮靜,而是腦門上涔涔的汗珠。當他下意識地掏出“手帕”揩汗時,台下又是一陣哄堂大笑。這是為什麼?經一位學生暗示,他才發現自己手裏拿的不是手帕,而是一隻襪子——啊?!真該死!大概是昨晚洗腳時,不知怎麼鬼使神差地把襪子裝進衣兜了。他想避開幾十雙眼睛的注視,抓起板擦擦黑板,整個課堂鬧得翻了天。他窘得無法自控,無地自容,隻好跑下了講台,慌亂中一抬腳又踢翻了講台旁的熱水瓶……

縱覽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演說家最初都有過怯場的經曆。就拿林肯來說,他當年在演講台上窘迫不已,恐懼得甚至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直到被轟下台去。但他並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麵對現實,勤講多練,絕不放過每一次講話機會,演講水平日益提高。後來他的就職演講被譽為最精彩的總統就職演講之一。

又如雅典著名的演講家狄裏斯。在最初走上演講台時,盡管經過周密細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仍然遭到了失敗。極度的恐懼讓他語無倫次,別人不知他在說什麼。但他並沒有就此灰心泄氣,喪失信心,而是比過去更努力地訓練自己的講話膽量。他每天跑到海邊,朝著岩石呐喊,向著浪花抒懷;回到家裏對著鏡子做發聲練習,反複矯正,堅持不懈。經過幾年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成功了,被譽為“曆史的雄辯家”。可見,克服恐懼是演講成功者的心理素質,是邁向卓越口才的第一步。為此,平時做一些抗怯場練習,是非常有好處的。

這裏特推薦美國著名魅力專家都蘭博士發明的抗怯場練習的幾種方法,供你選擇使用。

1.追蝴蝶練習

在登台前最後一刻做,效果最好。

(1)雙腳開立,與肩相齊,膝微屈,挺背,雙臂放鬆垂於身體兩側。

(2)不必刻意呼吸,邊叫“嗚”邊做蹦跳,一共10次,盡量用力,“嗚”聲要短、急、用力。每次做完“嗚”,雙拳向下猛砸。

(3)放鬆閉嘴,緩慢深呼吸。

(4)嘶嘶吸氣,微張嘴,彎腰至膝,蹲於地。重複3遍,做緩慢深呼吸。

2.蒸汽機練習

(1)雙腳與肩齊,站在那裏,屈膝,將頭抬起,閉嘴,右臂後拉,左臂前伸,盡量用力,同時深呼吸。

(2)左右臂換個方向,重複上述動作。節奏要平穩。

(3)開始要慢,隨後要越來越快,持續做3~5分鍾。記住:閉著嘴!

3.空手劈柴練習

(1)雙足分開約40厘米,屈膝。握拳,手放兩邊。嘴唇緊閉。深呼吸3次後抬臂高舉過頭。

(2)嘩啦一聲,雙手用力地劈下,並盡可能放聲叫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屈膝)

(3)盡可能用勁地重複5次。

4.劈柴動作練習

(1)兩腿分開30~45厘米,腳尖向前,兩膝輕鬆放直,攥緊雙手。

(2)吸氣,擺動緊握著的手,高抬過頭。

(3)把舉起的手擺下來,猛向前屈,吐氣。手下來時,大叫一聲“哈”。(屈膝)

(4)吸氣,再舉手。

(5)重複上述動作,做上10~20次。

注意:吸氣時要閉著嘴,直到你的手擺時叫“哈”,這樣就可吸進更多氧氣,練習就更有效。

5.搖來擺去練習

(1)雙腿分開站立(與肩相齊),同時擺動身軀、脖子和頭,先向右,再向左。

(2)讓雙臂自由擺動,隨身體轉來轉去,最後雙臂放鬆地圍住雙肩。

(3)在擺動時,盡可能大聲:“我不在乎!”

(4)如此反複,也可叫“不,我不在乎!”或“你奈我何!”重複幾十次。

①身體擺動時,保證頭隨身子轉。

②盡可能輕鬆自在地去做。

6.減壓練習

(1)站在門檻上,手掌擠著兩邊門框,鼓氣用力,麵部、頭部、脖子會有熱血上湧。盡量多堅持一會兒。

(2)突然完全放鬆。

(3)深呼吸。

(4)重複3遍。

7.心懷世界練習

(1)吸氣,感覺你像是在擴張,張開雙臂,擁抱整個世界。伸展四肢,感覺你的心髒是世界的擴充與展開。你不再是單純的一個生命體。

(2)至少堅持一分鍾以上,讓世界置於你的懷抱中,手放胸前,雙手輕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