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召開董事會,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盤算著自己的那點小利益,一旦沾染絕對反對,而不是從大局出發,通盤考慮。誰都是有私心的,包括你,你所帶領的團隊真的是集體智慧嗎,每做一個方案還不是傾注自己的思想意圖多?”
“再比如說官場,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任領導上台都認為自己的水平高,很難聽得進去意見。一個城市的發展很多時候灌輸著領導的想法,遇到高水平的領導算是福氣,如果遇到平庸領導那就遭了殃了。”
“我們的東湖灣項目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當年市委書記坐在辦公室往地圖上畫了個圈,開發區就浩浩蕩蕩開工建設了。結果繼任領導揚手一指,拋棄開發區轉向了金沙灣和西沙灣,致使我們深陷泥淖,叫天不應。”
“所以,中國環境並不適合所謂的團隊協作,更適合獨立思考。東湖灣項目研究了這麼多年,光各種方案都有一人高,結果呢,幾乎誰都對其束手無策。”
“跳出地產看地產,你會看到別的企業正蓬勃發展,勢頭猛勁。而我們藍天這些年的決策很顯然不夠激進,一度陷入模仿態勢。看到百業在雲陽以外領土擴張,我們也緊隨其後走出雲陽,也賺了不少錢,但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創新力度不夠,後備人才嚴重匱乏,急需注入新鮮血液。”
“如何撬動東湖灣項目,我想了很久很久,突然冒出個想法,讓不懂地產行業的人來做,說不定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這就好比一張白紙,可塑性很強,想法也有獨特之處。之所以選定你,是趙董和我推薦的,因為他看了你給金沙灣做得方案,加之碧華園事件推動,我認同了他的提議。”
白佳明說了一大堆,看似做出了合理的解釋,不過我認為並非如此簡單。但他的一些新穎觀點我還是很認同的,中國企業缺少的不是團隊,而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即便是國人喜歡獨立思考,可越往後走都會被跪倒在利益之下。
白佳明掐滅煙繼續道:“我幹房地產這行快三十年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但這些年確實有些疲憊了,畢竟年紀大了,思想上鬆懈了。有時候真想放下一切輕鬆活幾年,但我的願望還沒實現,那就是讓藍天上市,真正變成一隻雄鷹,飛向廣闊的藍天。”
“要想上市,東湖灣項目即為橫亙在麵前的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如果我們能趕在國家新政策出台之前徹底消化掉,或許上市還有一線生機,假如依然不脫手,結局會相當尷尬,甚至會動搖藍天根基。我不想看著親手創立的藍天成為短命鬼,隻要有一口氣在,就要讓他堅強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