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可能經過了太多歲月的磨礪顏色已經成了墨綠色,很深很接近黑色的那種墨綠色。所以從遠處看就是黑色的。
但是當年來到它的麵前時,你可以看到上麵勾畫著很多粗狂的線條圖案。是那種透著一股濃重的遠古氣息的圖案,有類似饕餮的圖案,還有一些其他我說不清楚的圖案。樸素而不失美感,粗狂而不缺精美!
這種風格的圖案看上去甚至和商周時期那種青銅器風格很類似。我在大伯的當鋪幹了幾年,遇到過不少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仿造的贗品,但是我還是遇到過個別幾件商周的青銅器。
一般來說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一般都保存的不是很好,因為青銅極易氧化腐蝕,再加上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大部分是用於祭祀陪葬的,所以都是被深埋在地下的。所以流傳到今天的青銅器很多都腐蝕嚴重。
但是即便是被腐蝕嚴重,品相不好,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每一件都是國寶級的東西。在很多國際拍賣會上都拍出過過億的天價。在國內這種級別的青銅器一般都在博物館中,屬於鎮館之寶。
但是也有不少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通過很多方式流散在民間,甚至被一些不法之徒販賣到國外去。
所以這種東西即便是我們遇到了也不會輕易去收,除非可以確定買家的身份,而且一定要是中國人。
但是這件巨大的青銅器上的圖案和我之前見到過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還不一樣。
上麵的突然要更加粗狂或者說原始,但是卻有另外一種美感和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這說明這尊青銅大鼎的年代甚至要比商周時期還要早,而且早的多。後來的青銅器很可能都是傳承這件器物的。
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碳十四堅定,但是我幾乎可以肯定!
這很有可能是中華曆史上最早的青銅器,一旦問世必定會在全世界引發一場學術地震!
在這之前無論是國內還是估計上,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國在商朝以前的青銅器十分的稀少。但是這一件風格明顯要比商周時期更早的青銅器將會打破這一觀點。
我突然想到了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傳說,禹鑄九鼎!
相傳數千年前,大禹定九州,鑄造了九尊大鼎,象征整個華夏九州。後來這九鼎穿到了大禹後人,後來千年之間一直在夏商周的統治者之中流傳。
一直到秦朝滅亡之後,再也沒有了九鼎的消息,大禹九鼎至此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後世之人曾經有不少人尋找過大禹九鼎,但是數千年來還沒有人找到過大禹九鼎。
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大禹九鼎之一。
總之看到這些透著遠古氣息突然,會讓你有一種時間回溯到數千年遠古社會中的感覺!
這大鼎透著一股上古王者的威嚴!
這絕對不可能是普通的青銅鼎!
就算我無法確定這尊大鼎到底是不是商周之前的器物,單單是這五六米的高度和巨大的體積,這尊大鼎也將會改寫中國青銅器的曆史!
我記得到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青銅鼎是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但是司母戊大方鼎的高度也隻有一米多。司母戊大方鼎和這一尊大鼎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但是這裏乃是長白山深處,在秦漢之前這裏可是蠻荒之地。當時居住在這裏的都是些沒有開化的民族,他們的文明根本就不可能達到中原的那種高度,根本不可能鑄造出這樣巨大的青銅鼎!
除非,這尊巨大的青銅鼎是從別的地方搬運過來的!
什麼人會不遠萬裏將這樣一尊龐然大物從中原搬運到這個不毛之地?
這尊大鼎恐怕重量不在萬斤之下,單靠人力很難遠距離的搬運。而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機械古人是怎麼做到將這麼重的器物從中原搬運到到這裏來的?
而且這裏深處地下,就算古人有方法將大鼎運到數千裏之外的長白山,他們又是怎麼將大鼎運送進地下的!
也許這些事情永遠都不會解開,就像人類無法想象遠古人是怎麼修建金字塔的未解之謎一樣。
但是我觀察了這麼久除了這大鼎的體積和年代之外並沒有發現什麼別的異常之處。
這裏就像是某個大型的古代墓葬或者是祭祀遺跡。
那麼那個人千方百計把我引到金字塔頂部來到底是為了什麼?劉五爺和倉蘭想要得到的東西又在哪裏?
不好!楊愛國!
我剛才一直被這巨大的青銅鼎所吸引,忽略了楊愛國,這個時候我才回過神來。
我連忙轉身朝楊愛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