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從“守夜人”到幹預者:政府與經濟學(1)(2 / 3)

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為了克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人們普遍寄希望於“兩隻手”的配合運用,以實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職能的轉變。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政府幹預的積極方麵及其局限性。

【知識鏈接】

凱恩斯定律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創造出自己的供給,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穩定經濟的論點。

凱恩斯認為,僅靠自由機製是無法保證經濟穩定增長,達到充分就業的,必須加強國家幹預。據此他提出,在需求出現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時,應當由政府采取措施來刺激需求,而總需求隨著投資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費也將增加,經濟就可以穩定地增長,達到充分就業,使生產(供給)增加。這一論點被凱恩斯的追隨者們奉為定律,因此叫凱恩斯定律。

法律為什麼不能成為擺設——經濟與法

【軼聞趣談】

俄國作家克雷洛夫在《克雷洛夫寓言》裏有這樣兩個寓言故事:

一篇是“狗熊照看蜂房”。百獸推舉愛吃蜂蜜的狗熊看蜂房,結果狗熊監守自盜,把蜂蜜都往自己窩裏搬。事情敗露後,百獸罰它在窩裏禁閉一個冬天。本來熊就要冬眠,蜂蜜又不用還,受罰的熊日子過得樂嗬嗬。

另一篇題為“狗魚”。一條狗魚罪大惡極,要對其進行審判。法庭由兩隻驢子、兩隻老馬以及兩隻山羊組成,並任狐狸為檢察官。沒有誰能指出審判有什麼不公正的地方,狗魚實在無從抵賴,起初被判吊死在樹上。這時狐狸檢察官成了關鍵先生,它說對於狗魚此種惡行累累的家夥,絞刑實在太輕了,應該判以聞所未聞的重刑——讓它在河裏活活淹死!法庭接受了建議,改判為扔到河裏淹死。

【經濟學聊天室】

寓言是人類生活的折射,克雷洛夫在寓言中諷刺的社會現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實。年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曝光假冒偽劣,但假冒偽劣卻此起彼伏,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出來。犯法的收益遠遠大於支付的成本,製假售假也就屢見不鮮了。

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為基礎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運行方式和競爭平台,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公開、公正。沒有法律,市場秩序將一片混亂。

大家知道,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通過競爭達到優勝劣汰,合理配置資源,是市場經濟的優越性之一。但是,市場競爭必須是公平、合法的競爭,否則,市場機製就可能失靈或扭曲。在市場競爭中,有些競爭者為了貪圖利益不惜最大風險,采取各種不正當手段進行或限製競爭,必然妨礙正常的市場競爭。需要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和製裁不正常競爭和壟斷行為,維護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這就像球賽時,球員必須依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比賽。沒有規則,比賽就無法進行。因此,市場經濟的法律體係就相當於比賽規則,它是維護正當競爭的保障。

因此,市場經濟愈發達,法製會愈發展,我國現在雖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必須永遠堅持這一原則,那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製經濟”。

但如果有法不依,尤其是對經濟違法犯罪的懲罰力度疲軟,法律成了做擺設的稻草人,市場經濟的秩序必然會遭到破壞,最終是全社會為此買單。由經濟人組成的社會,其社會秩序並不是靠甜言蜜語式的說教勸出來的,而是依靠完善的立法和嚴格的執法維護的。

一位哲人曾說過:“人身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這句話有幾分道理:一個社會的經濟秩序主要是靠法律規範甚至靠法律懲罰建立鞏固,假如沒有嚴厲的法紀,天使也會變成魔鬼。在英國發展商品經濟的初期,假冒偽劣產品不少,借錢欠款不還也相當尋常。但當法律得到認真嚴厲的執行,製假售假者被懲罰得傾家蕩產還要成囚徒,借錢和欠款者不但要被抄家抵債還要進監獄,誰還敢藐視市場經濟的規則?也正是這樣,英國市場秩序變得井井有條,依法懲罰造就了一個文明誠信的英國。在意大利,著名國際影星逃稅多年一下飛機立即被捉拿歸案,誰敢不依法照章納稅?在新加坡,吐一口痰要罰款五千新元,誰敢和神聖的法律去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