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者:不行,350元頂天了。350元,你賣不賣?不賣我就走了。
賣者:等會等會,算了,350就350吧。這次絕對是虧本賣給你了。
這件衣服最終以350元成交,這個350元就是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在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競爭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均衡價格的形成就是價格決定的過程。需要強調的是,均衡價格的形成完全是在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競爭過程中自發形成的,有外力幹預的價格不是均衡價格。
我們知道,當供過於求時,市場價格下降,從而導致供給量減少而需求量增加;當供不應求時,市場價格會上升,從而導致供給量增加而需求量減少。供給與需求相互作用最終會使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給量在某一價格水平上正好相等。這時既沒有過剩(供過於求),也沒有短缺(供不應求),市場正好均衡。這個價格就是供求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均衡價格,市場也隻有在這個價格水平上才能達到均衡。
如圖所示我們用OQ表示商品數量,縱軸OP表示價格,D表示需求曲線,S表示供給曲線,那麼D和S相交的E點被稱為均衡點,與E點相對應的價格Pe成為均衡價格,與E點相對應的商品數量Qe成為均衡數量。
當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時,物品的供給量將超過需求量,這樣就會存在物品的過剩。例如,當水果市場上存在超額供給時,水果商就會發現,他們的冷藏室中越來越裝滿了他們想賣而賣不出去的水果,他們對這種超額供給的反應是降低其價格,價格要一直下降到市場達到均衡時為止。同樣,當水果市場出現超額需求時,買者不得不排長隊等候購買可提供的幾個水果的機會,由於太多的買者搶購太少的物品,賣者可以做出的反應是提高自己的價格。隨著價格上升,市場又一次向均衡變動。
因此,許多買者與賣者的活動自發地把市場價格推向均衡價格。一旦市場達到其均衡價格,所有買者和賣者都得到滿足,也就不存在價格上升或下降的壓力。在不同市場上達到均衡的快慢是不同的,這取決於價格調整的快慢。但是,在大多數自由市場上,由於價格最終要變動到其均衡水平,所以,過剩與短缺都隻是暫時的。
【知識鏈接】
供需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需求變動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即需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需求減少,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減少。
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即供給增加,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供給減少,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減少。
王羲之為什麼會成為“東床快婿”——信息對稱
【軼聞趣談】
大家都知道“東床坦腹”是指乘龍快婿,究竟這兩者之間有什麼淵源呢?其實這與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
晉代太傅郗鑒想在丞相王導府上物色個女婿,便派他的門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選。門生來到東廂房王家子弟齊集的地方一個個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鑒報告說:“王家的小夥子都很好,難分上下。不過,聽說您要選女婿,他們個個都打扮得衣冠楚楚、舉止矜持,希望能被選中;隻有一個後生躺在東邊的床上,敞開衣襟,露著肚皮,滿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選女婿似的。”郗鑒聽了,高興地說:“這個人正是我要選的佳婿。”於是郗太傅就把女兒許配給了這個人。後來經過打聽,原來那個躺在床上袒露肚子的就是日後成為大書法家的王羲之。
此故事作為美談流傳了下來,漸漸地人們就把別人的好女婿稱為“東床佳婿”、“東床袒腹”、“東床”和“東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