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戰結束後,由於邊境線上開啟的自由貿易,渭水河邊的綠柳鎮是一日比一日繁華,北宋的各大商人都彙聚於此,甚至連南宋部分就近地區的商人也選擇了從這裏作為出關的最後一站。
悅來客棧是綠柳鎮臨河邊的唯一一個普通的小酒樓,占了地勢的便利,許多上岸的普通民眾都第一時間選擇了這家休憩吃飯。至於那些有錢的大商人或者富家子弟想要到更高級的客棧酒樓享受就需要多走些路程,在鎮子中央才有。
一艘載貨滿滿的大烏篷船好不容易找了個地方靠岸,就有鎮子裏的“水官”上前檢查貨物,以核算應繳納的費用。這些家夥是代表官府對商人收稅的,稱為“稅官”,是北宋政府一個新的小吏職位,不過在綠柳鎮,他們被戲稱為“水官”,因為大部分的稅收都是來自於水上的客商。綠柳鎮三麵環水一麵靠山,靠山的一麵隻有一條道路是通往邊境守關的唯一通路。
不但往來的商戶要繳稅,就連行人也要繳納,按人頭計算,五文錢一人,換一張過關的憑證,至於是不是要過關,則不在官府的考慮之類。
一個滿臉橫肉的黑衣大漢,提了根小碗粗的鐵棒,從船上跳了下來,從懷裏掏出了五文錢扔了一邊,然後揚長而去。要是換作其他人,幾位“水官”護衛早就拔了刀子衝了上去,不過對於這位的囂張行為早就習慣了,十年前的第一次,幾位“水管”護衛拔刀試圖留下對方,卻反被打了個半死,隨後聞訊趕來救援的衙門捕快和衙役二三十號人,硬是沒有將對方留下,也被傷了大半。以後每年的今日,這個大漢都會準時來到綠柳鎮,歇息一番,隨後往出關的方向行去。
“所謂不打不相識”,挨了打的這些護衛們都對其睜隻眼閉隻眼,那大漢也不主動生事,該繳納的錢一文不少,唯一有些落人麵皮的是,給錢的動作,好比是施舍叫花子一樣。
大漢上岸進了悅來客棧,那小二早就在門口往河邊張望半天了,一見到大漢趕緊去來招呼。
“大人,還是老地方,酒菜都備好了!”
“嗯!”大漢從懷裏隨手掏出一塊碎銀子,扔了過去,小二滿臉歡喜的在前帶路。
悅來客棧唯一不多的幾個包廂,已經提前預留了一個,裏麵桌子上早就上好了豐富的酒菜。
“大人慢用,有事招呼一聲!”
“你各自去吧!”大漢放下鐵棒,坐下就開始吃喝起來。
在樓下大堂裏,一個七八歲的女孩扶著一位老頭走了進來,許多吃飯的客人就停下了手裏的筷子,一副期待已久的模樣。
掌櫃更是將兩位迎到了一張空出的高台上就坐。老頭入座好後,不慌不忙從懷裏掏出一塊醒木,往麵前的桌子上猛的一拍,“啪”一聲響,整個大堂裏就靜悄悄的,連客棧窗戶外都擠滿了腦袋。
“這次講的是,燕國十三鷹的老七,人稱‘轟天錘神’的趙元霸,單騎闖關擊殺元蒙大將胡兒泰的故事。話說當年元蒙帝國派遣一支隊伍,越過大青山突襲前燕國的葫蘆關,……..”
“隻見那‘轟天錘’趙元霸,一人單騎揮舞雙錘殺入元蒙軍中,一路上是人仰馬翻,見神殺人,遇佛殺佛。連接錘翻對方百夫長幾十人,千夫長兩人,最後飛躍騰空,一錘將那早被嚇傻的胡兒泰大將軍給錘成肉餅!"
老頭講到這裏,大堂裏發出了驚天的叫喊聲,巴不得自己就是趙元泰,於萬軍中斬將奪旗。
原來這老頭是個說書的,每年來悅來客棧一次,一次說三天,全是當年燕國和元蒙之間的戰事。裏麵雖然有許多誇大的成分在,不過客人們就是喜歡聽。當年夾在元蒙帝國和大宋王國之間的燕國,雖然人少地少,不過英雄輩出,特被是燕王身邊的冷血十三鷹個個都是江湖一等一的好漢,他們帶領的黑甲軍更是以少敵多,每一次都殺得元蒙望風而遁,就連大宋都不得不低身與其結為盟友。可惜十年前,大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太宗皇帝缺抽了風,聯合元蒙帝國將燕國滅國,時候卻被元蒙趁機攻打,一個完整的大宋王國被分割為南北兩宋,兩個國家。那位自詡自古第一帝王的宋太宗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燕國的覆滅讓無數江湖人士,大眾百姓扼手惋惜,而對於那位千古一帝則是充滿了無盡的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