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詐:為人處世要懂經濟學7
彌子瑕失寵——不可替代才能讓別人稀罕
【寓言典故】
彌子瑕是衛國的美男子,他很討衛靈公的喜歡。
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生了重病,可是京城離家甚遠,為了盡快趕回家去替母親求醫治病,彌子瑕假傳君令,讓車夫駕著衛靈公的馬車送他回家。衛國的法令規定,私駕君王馬車的人要受斷足之刑。衛靈公知道了這件事,反而稱讚道:“真是一個孝子!為了替母親求醫治病,竟然連斷足之刑也無所畏懼了。”又有一次,彌子瑕陪衛靈公到果園散步。彌子瑕伸手摘了一個又大又熟的蜜桃,當他吃到一半的時候,想起了身邊的衛靈公。彌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遞給衛靈公,讓他同享。衛靈公毫不在意這是彌子瑕吃剩的桃子,說:“你忍著饞勁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真是對我好啊!”
彌子瑕年紀大了以後,容顏逐漸衰老,衛靈公就不那麼喜愛他了。彌子瑕有得罪衛王的地方,衛靈公不僅不再像過去那樣遷就他,還要曆數彌子瑕的不是:“這家夥過去曾假傳君令,擅自動用我的車子,目無君威地把沒吃完的桃子給我吃,至今他仍不改舊習,還在做冒犯我的事!”
後來衛靈公終於找了一個借口,把彌子瑕治了罪。
(選自《韓非子?說難篇》)
【趣味解讀】
彌子瑕前後遭遇截然不同的待遇,是因為以前他的美貌獲得衛靈公的喜歡,後來容顏衰老就不再獲得衛靈公的喜歡。換句話說,以前他是不可替代的,後來則成為可替代的人。這其實涉及經濟學上的替代效應。
什麼是替代效應?由於一種商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從而導致消費者在保持效用不變的條件下,對商品需求量的改變,稱為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比如,你在市場買水果,一看到橙子降價了,而橘子的價格沒有變化,在降價的橙子麵前,橘子好像變貴了,這樣你往往會多買橙子而不買橘子了。
替代效應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我們日常的生活用品,大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蘿卜貴了多吃白菜,大米貴了多吃麵條。一般來說,越是難以替代的物品,價格越是高昂。藝術品價格高昂,就是因為藝術品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物品,找不到替代品。王羲之的《蘭亭序》價值連城,就是因為它隻有一幅。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天,克爾姆城裏的補鞋匠把一個顧客殺了,於是,他被帶上了法庭,法官宣判處以絞刑。判決宣布之後,一個市民站起來大聲說:“尊敬的法官,被你宣判死刑的是城裏的補鞋匠!我們隻有他這麼一個補鞋匠,如果你把他絞死,誰來為我們補鞋?”克爾姆城的市民這時也異口同聲地呼籲。法官讚同地點了點頭,重新進行了判決。“克爾姆的公民們,”他說,“你們說得對,由於我們隻有一個補鞋匠,處死他對大家都不利。城裏有兩個蓋房頂的,就讓他們其中的一個替他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