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景觀工程全麵管理

項目管理

作者:周晶瑋

摘要:作為一個房地產公司的景觀工程師,對於景觀工程的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從設計、成本控製、施工、工程結算、綠化植物等方麵闡述了景觀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的概念。

關鍵詞:景觀工程;全方位管理;全過程管理;設計管理;成本控製管理;施工管理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7-019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7.098

1 設計管理

首先,在景觀方案設計中當前大多數居住區設計的一般過程中,居住區詳細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設計的三個階段往往相互脫離或者聯係很少,設計常常表現為景觀適應建築,導致各景觀元素零散地分布在建築四周。好的設計方法應該是在提出景觀概念關係的處理和發揮以及與居住區整體風格的融合和協調等。甚至先規劃好整體環境,再用建築去巧妙地分隔和圍合空間,經過建築到景觀再到建築的多次反複實現建築與景觀的和諧共生。

其次,在通過合理的方案後,擴初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步又偏偏是很多房企忽視的一點。在擴初設計中,作為控製全過程的景觀工程師,對於控製該項目景觀的總成本造價應當了然於心。擴初設計的深度及廣度,成本控製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麵的能力景觀設計師就顯得相當薄弱,設計師一般都會把景觀效果看得很重要,忽視了項目本身的實際情況。例如房地產的市場供求關係、房價、購買人群的層次以及房地產公司本身的產品定位及資金情況。其實這些因素對於一個成功的房企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哪個環節都不能缺失。從工程造價的角度而言,這就是該項目的投資估算。

最後,就是施工圖紙的深化階段,國內的景觀設計院對於景觀工程的施工圖紙普遍都不是很重視,更別說是那些境外景觀設計公司了,根本就不做施工圖的設計。為了節約成本,很多房企會把這塊工作直接移交給景觀施工企業來完成。這種做法具有雙麵性,從好的一麵來說,實現了景觀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的項目管理模式,提高了效率,節省了管理成本。但是從另一麵來說,我國對於設計施工一體化相應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健全,而且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合同文本,也僅僅是施工合同和設計合同的生硬合並,缺乏房企、設計、施工三方之間責任和義務的關係鏈。而且這種做法賦予施工企業太大的權力,隻要稍微控製不好,就會造成成本的極大浪費。

2 成本控製管理

作為景觀工程師如果隻懂技術而缺乏成本的概念是絕對不行的。建設工程全麵造價管理涉及各個專業。而對景觀工程而言,控製好造價就要從設計階段開始,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在項目有了總體定位後,從擴初階段開始就要好好考慮成本控製。作為景觀工程師,必須了解各種材料、苗木等的市場信息價格,供求關係,產地,運輸的風險等,同時還要具備審美眼光,以合理的效果為前提,聽取設計師的建議,選擇適合本項目的材料、苗木等。這些都直接影響一個項目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在成本管理之中需要重點提出材料選擇的合理性。景觀造景應盡可能考慮使用可以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降低環境影響、提高再生利用率的生態材料。例如:地麵鋪裝應采用透水性材料,如以多孔瀝青、多孔混凝土作為道路鋪裝材料代替普通瀝青和混凝土;停車場鋪設嵌草磚;人行道采用石板、青磚、礫石、卵石等。環保材料的使用可以涵養地下水,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減少汙染、增加生態效益。水景景觀還需要考慮到駁岸的合理生態性,如覆蓋茂盛植被或以鵝卵石、礫石鋪設岸邊的土質堤岸等,這種做法比起傳統的鋼筋混凝土駁岸,既節省了成本,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然的原始風貌,可謂一舉數得。

3 施工管理

作為房企的工程師,在管理現場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多方麵的協調工作。與設計師、建築總承包企業、各專業分包企業、監理等各單位各專業的人溝通及協調。而作為景觀工程師在施工管理中除了溝通協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協調整個景觀工程的效果。設計師的想法與施工企業之間肯定存在矛盾,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想象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而如何彌補這些差距就是景觀工程師的工作了。例如,為了達到一定的景觀效果,設計師會追求大麵積鋪裝及綠化,而施工企業則會建議采用珍貴的苗木以提高企業的利潤。這時作為景觀工程師就要根據自身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建議,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