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不悔接了令箭,胡克難又接連發了幾支令箭,突然,胡克難喊道:“範永明聽令!”聽見胡克難喊自己,範廷亮一下子站了起來,範廷亮剛站起來,一陣風透過門窗吹了進來,河山堂裏的蠟燭忽閃了一下,竟然全都滅了,眾人忍不住一陣驚呼。
站在角落裏的仆役們急忙拿著火折子過來,把熄滅的蠟燭一一點亮,大堂裏又恢複了光亮。在座的眾人嘀嘀咕咕,都說這是不祥之兆。胡克難清了清嗓子,說:“範永明聽令,你率城中軍民守衛清涼城,不得有失。”範廷亮得令,接過了令箭。範廷亮的差事是個閑差,在後方看家護院,比前方那些衝鋒陷陣拚命的,不知道要強出多少倍。
萬靈道對義軍采取閃電戰襲擊,剛開始義軍被打個措手不及,丟掉了一些小城鎮,旗開得勝,這讓胡克難很是高興。於不悔率領一萬黃巾軍去攻打漢安城,本來於不悔打算和城裏的萬靈道裏應外合拿下漢安城,可是城內的青龍、白虎等人在黃巾軍到來之前就被逮捕了。萬靈道的廟宇、老巢也被搗毀了,頭腦首要分子被抓被殺多達幾百人。
城裏的萬靈道指望不上了,於不悔就帶著黃巾軍在城外強攻。漢安城是個軍事重鎮,有著堅固的防禦體係,城內義軍也是兵多將廣,裝備精良。於不悔強攻了數日,結果毫無進展,無奈之下,於不悔在漢安城外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灰溜溜地撤走了。
於不悔受挫,另一路洪定邦帶著一萬黃巾軍奇襲虎州城,月黑風高的夜晚,披頭散發的黃巾軍們來到了虎州城外。雖然城內的守軍早有防備,但是還是提心吊膽,不知道黃巾軍的虛實。洪定邦命令士兵們圍繞虎州城製造聲勢,守城的義軍被搞得暈頭轉向,不知道黃巾軍的主力在哪,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午夜,洪定邦利用佛郎機火炮轟開了城門,一萬多黃巾軍湧入了虎州城。虎州城失陷震驚了張福六,張福六急忙把大將徐耀輝從與虞軍作戰的前線調回,對付萬靈道。義軍在北方的其他四位王爺,齊王張文宗、趙王吳存義、魏王魚得源、燕王淳於元琦也聯合發表聲明,支援張福六消滅黃巾軍。
義軍們聯合起來對付胡克難,胡克難也沒有落單,他和中山王柳行空、宋王赫連慶貴聯合起來。選定了黃道吉日,胡克難在山縣附近的烈焰聖山山腳下築起了祭天神壇。三萬黃巾軍聚集在祭天神壇前,他們腰係紅布帶,頭纏黃頭巾,手裏握著寒光閃閃的武器,遠遠望去,漫山遍野煞是壯觀。
黃巾軍打仗的時候都是披散著頭發的,腦門上抹著朱砂,胡克難說這樣做神就能保佑你們刀槍不入。上了戰場,一仗打下來屍橫遍野,屍體都是披散著頭發腦門抹著朱砂。胡克難又說,死的人都是心不誠的人,他懷疑神的法力,惹惱了神,所以神就不庇護他了。反正胡克難是怎麼說怎麼有理,把一群可憐孩子唬得一愣一愣的,稀裏糊塗就做了枉死鬼。
胡克難站在祭天神壇上看了一眼日晷,已經到午時了。東麵傳來了隆隆馬蹄聲,接著塵土飛揚,兩支隊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遠道而來的鐵騎停在了祭天神壇下,中山王柳行空和宋王赫連慶貴並肩走上了祭天神壇。神壇下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歡呼聲,一陣陣聲浪襲向烈焰聖山,受驚的鳥獸四散逃竄。
歡呼聲停止了,萬靈道的法師們誦念經文,敲打法器,祈求上天保佑,出兵順利捷報頻傳。祭天神壇的供桌上擺放著豬牛羊等祭品,供桌前的銅鼎裏插著三根粗大的高香。高香燃燒後升起嫋嫋青煙,在烈日的照射下繚繞飄散。
親兵捧來一壇酒和三個大碗放到了供桌上,啟開酒壇斟滿三碗酒。萬靈道教主胡克難、中山王柳行空、宋王赫連慶貴三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拔出腰間的匕首,割破食指將血滴到了酒碗裏,攪勻之後,端起酒碗,異口同聲地說道:“皇天在上,今日我等三人在此結為同盟,共奪江山平分天下,如有違背誓約者,天誅地滅!”
說完三人喝下了血酒,嘴唇上塗抹牲畜的血,歃血為盟,壇下的黃巾軍再次歡呼起來,搖晃著兵器,揮舞著旗幟。遠處的黃巾軍放炮鳴槍,空氣中漂浮著硝煙味。胡克難站在中間抓起柳行空、赫連慶貴的手高舉著,接受黃巾軍將士們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