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情孽(中)(2 / 3)

訴不盡的辛苦,道不完的艱難,王氏總算給劉友喜攢夠了去省城考試的川資路費。臨行前王氏背著繈褓裏的小女兒領著兩個兒子,到村口送別劉友喜,劉友喜拿著王氏為他縫製的包袱,看著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兒女,滿是傷感。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裏整個家都要靠妻子一個人來支撐,如此的重擔,妻子瘦小的身影顯得柔弱不堪。

劉友喜忍著湧上眼眶的淚水,歎息一聲說:“我這一去往返需要三個月,這三個月辛苦你了,跟著我你吃苦受累的,我這心裏著實不忍啊。”

王氏說:“別說這些了,你去省城好好考試,家裏的事你就不用牽掛了,出門在外小心點,把包裏的銀子看住了。”

劉友喜點了點頭,一下子抱住了王氏,王氏卻推開了他,皺著眉頭說:“你幹什麼呀,讓人家看見了多笑話呀,沒什麼事就走吧,早去早回一路平安。”王氏帶著三個孩子轉身走了,劉友喜站在村口一直望著妻兒背影消失在田間地頭,才轉身踏上了去往省城的道路。

大考之年,全省的讀書人都要湧往省城參加考試,省城的客棧尤其是貢院附近的客棧人滿為患,為了吸引讀書人,客棧都取了一些吉祥的名字,例如什麼三元客棧,取連中三元之意,高升客棧,取步步高升之意。劉友喜挑了一家高升客棧住了下來,拿出四書五經複習了一遍,就準備入考場搏仕途了。

入考場之前官府要對考生進行搜身檢查,一來驗明正身,二來謹防作弊,劉友喜忐忑地站在隊伍裏等待搜查。突然,劉友喜感覺有人在看他,他抬起頭,隻見遠處的貢院門口站著一個和尚,定睛一看正是自己當年救下的癩頭和尚。

劉友喜很驚喜想要和和尚打招呼,但是貢院禁地不準大聲喧嘩,他忍著歡喜朝和尚笑了笑。嬉皮笑臉的癩頭和尚卻變得異常嚴肅,衝劉友喜直擺手,嘴裏叫著:“不可不可。”

劉友喜不明白和尚的意思,忍不住叫了一聲,“大師,您說什麼?”

劉友喜話音未落,一個士兵就拿著長矛走了過來,叫道:“貢院禁地不許喧嘩!”

劉友喜指著和尚瞪大了眼睛,士兵順著劉友喜手指的方向回頭看了一眼,卻對和尚視而不見,“你指著牆幹什麼?”劉友喜有些毛骨悚然,難道士兵沒有看見和尚,劉友喜還要說話,卻見和尚朝他擺了一下手消失不見了,劉友喜立時頭皮發麻出了一身冷汗。

走進考場劉友喜滿腦子想的都是和尚,寫文章的時候也心不在焉,無論他怎麼調整也不能讓心神平靜下來。渾渾噩噩寫完了卷子走出考場,劉友喜情緒低落到了穀底,估計這次又要名落孫山了。回到客棧,一路上遇見了不少考生,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隻有劉友喜滿臉愁雲,一個考生安慰他,“別想得太多,你感覺好不一定能得中,你感覺不好或許就金榜題名了,至聖先師說得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聽了這個考生的話劉友喜倒也釋然了,和尚或許是在幫自己,自己理解錯了,庸人自擾。回到客棧店小二見考生們回來了,急忙端上了一盤盤瓜果點心。劉友喜的錢是妻子從嘴裏省出來的、掉汗珠換回來的,所以劉友喜花起錢來非常精細,許多考生都譏笑他是鐵公雞、守財奴、吝嗇鬼。

劉友喜看了看自己麵前的瓜果點心都是上等之物,忙叫住店小二,“小二,這東西我不要,你把它拿下去。”

店小二笑了笑,說:“客爺,這些瓜果點心都是象征著吉祥如意的,祝願您金榜題名、蟾宮折桂。”

劉友喜皺起了眉頭,不耐煩地說:“不要就是不要,你趕快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