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兄弟連(上)(2 / 2)

虞朝的康德皇帝命令萬德收複苦葉島,萬德在夷洲清剿唐軍的殘餘力量,沒有足夠的兵力。無論是唐朝還是虞朝,唐人還是匈奴人,都是東土華夏,不能眼睜睜看著苦葉島落入大鼻子藍眼珠的羅刹人手裏。於是沿海一帶的富商豪強就自發組織起來招兵買馬,成立一支遠征軍渡海作戰收複苦葉島。

本來康德皇帝對於民間的私人武裝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但是這次情況不同,私人武裝是要收複被羅刹人占據的苦葉島。讓他們去好了,和羅刹人拚個兩敗俱傷。如果敗了,羅刹人也要傷元氣,到時候虞軍親自出馬,收複苦葉島易如反掌。如果贏了,他們肯定也折損大半,到時候給他們原地解散遣返,他們想造反也沒能力了,無論怎麼說朝廷都是坐收漁翁之利。

康德皇帝同意民間組織遠征軍收複苦葉島,很快就招到了一支兩萬餘人的軍隊,分為七個團,每個團三千人。方達出手闊綽威望又高,被推舉為第三團都統(相當於團長),範廷亮、陳忠、侯楠隨方達加入遠征軍。

本來陳忠、侯楠是說死也不願意加入遠征軍的,平時以反虞鬥士自居,現在反過來幫著虞朝打仗,這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嗎?範廷亮則開導他們,矛盾有主次之分,虞朝為非作歹怎麼說也是自家人,羅刹鬼侵占苦葉島有亡我國家滅我種族的企圖,哪頭輕哪頭重自己掂量吧。陳忠、侯楠想了想,還是以民族大義為重,與範廷亮一起加入了遠征軍。

遠征軍的首領姓王名超字傲群,出身於官宦世家名門望族。王超小的時候就被人冠以“神童”的稱呼,五歲習文,六歲背書,七歲寫詩,十三歲就中了秀才。家裏人都認為王超以後肯定能中個狀元當個大學士,給家族增添輝煌。但是十六歲考舉人的時候王超突然棄考了,他認為八股文死板僵硬,讀多了就讀成書呆子了,從此斷了科舉之路,專門結交江湖上一些英雄豪傑,很快就成了黑道上的大佬級人物。

遠征軍組建之後在濱海一帶訓練,王超自稱征西大將軍,兼第一團都統,第二團都統是虞朝兵部尚書康安平的兒子康伯輝,第三團都統是方達,第四團都統是紅花會首領張文宗,第五團都統是大地主之子徐耀輝,第六團都統是大刀會首領春曉風,第七團都統是富商何銘仕。這七個人都是世代豪強名門望族,黑白兩道吃得開,官商匪三股勢力占全的人物。

遠征軍的新兵們緊急訓練了不到兩個月就被拉上船奔赴苦葉島,範廷亮、陳忠、侯楠都是士兵,坐在擁擠的船艙裏,一股人身上散發出來的各種氣味兒混雜在一起直嗆鼻子。最讓人受不了的是有些士兵第一次坐船,暈船,在船艙裏又嘔又吐。本來船艙裏空氣就不好,再這麼一鬧簡直就待不住人了,範廷亮和陳忠、侯楠跑到甲板上透透氣。

海上的夜晚,明月高懸群星璀璨,一陣陣夾雜著鹹味的海風迎麵吹來沁人心脾。如此美妙的一幅畫麵範廷亮卻毫無興致,反而眉頭緊鎖。

看著波光粼粼的海麵範廷亮想起了楊璉、金算盤還有眾多的天地會兄弟,心頭不免一陣酸楚。陳忠看出了範廷亮的心思,也默默無語,侯楠沒經曆過穿越死亡之海的劫難,有說有笑:“這景色真美啊,不參加遠征軍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看到。”

範廷亮、陳忠沒有接侯楠的話,兩個人兀自沉默。侯楠又說:“我聽說康德命令萬德率軍協助我們遠征軍,這樣就能減輕一些我們的作戰壓力。”

範廷亮回過神來,看了看侯楠,說:“你以為萬德真是幫我們打羅刹人嗎,萬德是奉了康德的命令監視我們,最後仗是我們打的,功勞卻得讓萬德搶走。”

“萬德這個人可有意思,”侯楠興致很高說得眉飛色舞,“他原來是唐朝的總兵(相當於師長),你們知道他是因為什麼投靠了康德嗎?”

“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