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沒有說這段曆史,倒不是刻意的隱去大順在這段曆史中發揮的作用,而是想要告訴你,從古至今,很少有農民起義推翻一個王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明王朝雖然在當時腐朽不堪,但是還不是一個起義軍能夠推翻的,要不是當時在滿洲崛起的後金政權牽製甚至是有力的打擊了明王朝,恐怕起義軍很快就會被消滅。”一號首長在探討到這一點的時候神色有些嚴肅的說道:“縱然曆史已經不能假設,但是最後的勝利者卻是這華夏千年以來的最後一個王朝。”
“隻不過,”一號首長說道:“這最後一個王朝仍舊是沒有改變已有的製度模式,這在最初倒也並不怪他,但是在清朝的前中期的時候,正好是當時的英國發力的時候,而且當時的中國聲明遠播海外,以至於英國還派人前來,帶來的那許多的工藝品卻並沒有入人法眼。如果當時的人但凡是能夠看到這些東西的長遠,又怎麼會有近現代我們的恥辱。”
“說來,恐怕不是的偶然與巧合,英國在第一次侵略我們的時候,正好是1840年,而距離明清的交替時代也剛過了二百年。”一號首長不免有些哽咽說道:“僅僅二百年,華夏便由一個龐然大物淪落到了任人欺淩的地步。”
看著一號首長有些濕潤的眼角,葉軒也不免有些動容了,雖然是在討論這一段史實,但是一號首長在言談中的感情深入卻是讓人欽佩的。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葉軒自問達不到這樣的地步。
不覺得更加的肅然起敬了。
“幸好,百年的屈辱已經過去了,以後的華夏會更加的繁榮。”葉軒感歎安撫說道。
“如果能夠早一些做出改變的話,華夏或許不會淪落至此,”一號首長說道:“在當時的明清交替時候,英國也是剛剛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的政治製度,久而久之,華夏便與西方諸國拉開了差距,尚不自省的華夏隻能是被動挨打了。”
“我說的也不詳盡,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翻閱一下,”一號首長笑著說道,隨即告訴了葉軒自己參考的那本書的名字。
葉軒謝過以後,一號首長再次說道:“你剛才也說了,以後的華夏會越來越好,這一點我從不否認,而且我們也都為這一步而努力奮鬥,但是現在的華夏還有諸多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你可不要剛剛解決了一個麻煩又給我們添新的麻煩啊。”
雖然這句話是在一號首長嗬嗬輕笑的語氣中說出來的,但是葉軒卻是聽得出來一號首長的警告,這樣隱晦的暗示遠比當麵說出來要好的多。
葉軒鄭重點頭,剛想要開口說話的時候,便聽見房間門被敲響了幾聲,隨即便見秘書走了進來恭敬的說道:“首長,五分鍾後您還有一個會議要開。”
“好,我知道了。”一號首長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