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天下一統(一)(1 / 2)

半年之後,劉禪授命侍郎張溫再度背上遼東。他這次的任務還是要去跟高句麗開展外交。

劉禪對此考慮了很長的時間,最後終於決定,小不忍則亂大謀,暫時先把對高句麗的火氣忍耐下來,先進行國內的統一戰爭再說!

所以,張溫這次身上背負的擔子很重。他至少需要讓高句麗暫時放棄對遼東的侵略之心,若是可以的話,則是要將之拉攏進入蜀漢的陣營,成為蜀漢的盟友。

當然,第二種結果的難度太大,劉禪對此並沒有抱太大的信心。所以,他就讓張溫多攜帶一些財物出去,關鍵時刻可以用來收買高句麗的貴族。他們這時候還處於奴隸社會,典型的草原部落,想要行賄他們其實並不困難。

張溫到達遼東之後,首先會見的人其實就是徐盛的副將陳表。因為海軍方麵可以繞過三韓地區直接從海上監視高句麗的行動。

然後,張溫跟著會見了鄧艾,了解了兩國邊境的情況之後,才進入高句麗王城丸都山城。他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入高句麗,所以對裏麵的情況,其實還是比較熟悉。

但是,張溫即使采用了行賄手段,但是取得的成果可以說,依然很有限。他終究隻是得到高句麗國王的一個口頭允諾,隻要大漢不大三韓的主意,他們也不會進犯遼東地區。

這樣的口頭承諾,連歃血為盟都比不上!

張溫心裏當然感覺非常憤慨,憤憤然離開了丸都山城,轉而進入了扶餘國境內。扶餘國國王是張溫的老朋友,雙方已經至少見過五六次麵,因為張溫當時可是曾經主政過遼東地區,雙方之間更是經常有書信往來。

雙方商議了一些事情,並且張溫提醒扶餘國,一定要注意扶餘國跟高句麗之間的邊境,高句麗這次隻怕又是在故技重施。他們故意稍稍跟大漢方麵緩和關係,然後就會掉頭進犯扶餘國。高句麗就是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

但是大漢跟扶南國是堅定盟友的關係,互相負有攻守同盟責任。所以,張溫必須讓扶南國在邊境多多駐軍,以威懾高句麗不要輕舉妄動。否則他們二國開打,遼東就必須出兵幫助扶南國,那麼張溫的成果跟著便是灰飛煙滅。

還好張溫想到了這手,高句麗雖然有出兵扶南國的態勢,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成為行動。遼東方麵的局勢,總算是暫時安穩了一些。

而與此同時,那些被轉運到夷州的扶餘國盟軍,這時候根據鄧艾的報告,顯然難以適應遼東方麵的戰況,所以全部被轉運入了江東,開始接受陸遜的全權指揮。

然後,陸遜開始以此為契機,開始全權負責統帥江東的駐軍。老將於禁此時已經垂垂老矣,已經不再適合統兵作戰,應該是陸遜真正成為一方統帥的時候了。

然後,山越各個進入戰鬥序列的軍隊,全部開始被陸遜秘密北調,進入長江沿線的各個城池之中。

同時,全琮的水軍都督府也已經開始在長江上麵采取行動。由於曹魏方麵的水軍早年已經幾乎全軍覆沒,至今也沒有能夠重新組建起來,所以他們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戰鬥任務。所以,他們接受大司馬府衙的命令,就是負責轉運陸遜的大軍渡過長江。

徐盛方麵也同時得到命令,他的海軍艦隊秘密轉運二萬人的江東軍隊北上,駐紮於遼東的四個海港之中。這些軍隊將會配合從扶南國征調回來以及本身現有的海軍陸戰隊配合進攻冀州。

這也就意味著,徐盛所指揮的海軍艦隊,這次再度要有大展身手的地方。因為鄧艾方麵,到時候無疑會與扶南國組成規模巨大的同盟軍,從遼東直接進攻死敵幽州軍隊。

所以,到時候徐盛的海軍艦隊到時候要處理的,其實就是從遼東半島,將四萬海軍陸戰隊和二萬江東軍,跨海轉運,並且在今日之山東半島進行登陸作戰!這裏屬於青州地界,正好位於冀州的南部,青州的麵積要小冀州非常多。

由於先前徐盛的海軍陸戰隊曾經在幽州的遼西郡和右北平郡進行過大規模的登陸作戰,所以相信這次應該也可以不負眾望的。

以上的三路人馬如今的行動,都處於高度機密的狀態。但是因為行動的規模巨大,相信不可能全部瞞得過曹魏的耳目。

襄陽郡方麵的軍隊,依然還是掌控在龍驤將軍關興的手裏。但是他並未接到劉禪和大司馬府衙的作戰命令,他的軍隊更多擔任的,其實還是包圍現在劉禪所在的江陵的安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