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互相轉告,人人歡欣鼓舞,大家就象突然填飽了肚子一樣,渾身都充滿了力氣,一個個喜笑顏開,健步如飛,行軍的速度猛然加快。
蓋猛在幾個士卒的帶領下,找到了趙雲。
趙雲依然身著一身白色衣甲,坐立在照夜玉獅子馬上麵,顯得那樣器宇軒昂,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蓋猛心裏非常感激趙雲能夠親自帶著人馬過來,幫助他為前麵的部隊進行斷後,不斷向趙雲表示感謝。
然後,蓋猛急切地問道:“趙將軍,陛下這次總共帶來了多少人馬?”
“將近二萬人馬。”趙雲笑道:“我們日夜行軍,連輜重都丟在平襄城了。”
蓋猛神色一變,說道:“若是這樣的兵力,加上我們這些疲憊不堪的人馬,隻怕難以消滅蘇則的那麼多人馬啊。”
趙雲擺擺手,說道:“但是,陛下帶過來的人馬之中,卻有一萬的養精蓄銳的騎兵隊!”
蓋猛聞言大驚。
縱觀蜀漢全境的軍隊之中,也就數他的騎兵隊的規模最大。然後就是馬岱那邊也有一支規模中等的騎兵隊,以及遙遠的交州也有一點。但是,陛下怎麼可能在一夜之間,獲得一萬人的騎兵隊的支援呢?
蓋猛不由得驚道:“陛下哪裏來的那麼多騎兵隊?這簡直不可思議!”
趙雲這才將治元多如何找到伊健達的事情告訴了蓋猛。然後,他又將高時黎的人馬交給他指揮的事情也說了,頓時聽得蓋猛眉開眼笑。
蓋猛甚至於因為心情過分激動,而忍不住連續說了三次的“如此甚好”的話。
然後,鑒於蓋猛的人馬已經都很疲憊了,而趙雲的二千人騎兵隊的體力都還比較充沛,所以趙雲就讓蓋猛帶著人馬先走,他這邊則代替蓋猛的人馬留下來為部隊斷後。
曆史上,趙雲這個人除了傳說之中英勇無敵之外,最擅長做的事情,其實就是為大軍的撤退斷後,而且從未有過失手的記錄。無論是劉備時期,還是諸葛亮北伐時期都是如此。
所以,趙雲此次斷後阻截曹魏軍的表現,自然也是可圈可點。他們且戰且退,為玉山的伏擊戰爭取到了非常充足的時間。
很快地,當陸遜率領著中軍人馬撤退到了玉山的時候,,便看到了看到了超過他們,提前到達玉山的蓋猛的騎兵隊。
他們此時已經按照劉禪的命令,列陣在玉山外圍的平地上麵。士卒們全部下馬休息吃飯,以補充下體力。
劉禪之所以讓蓋猛他們這樣做,自然是為了把敵軍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蓋猛的軍隊上麵去。這樣的話,就會很容易地忽視了玉山方麵的劉禪埋伏的人馬。
隻要蘇則敢向蓋猛的軍隊發動攻擊,蓋猛的人馬必須要繼續跟他們鏖戰一段時間,爭取讓更多的曹魏軍進入圈套。
然後,玉山裏麵埋伏的人馬就會全部殺出來,給予曹魏軍以最致命的打擊。
在曹魏軍的不斷追擊之下,趙雲的騎兵隊在經過了至少六次的重新組織人馬,回頭阻擊敵人之後,終於是“不得不”放棄阻截的策略,以最快的速度向著玉山的方向“逃竄”。
此時,趙雲手裏的這支騎兵隊,已經由原來的一個營二千人的規模,減員到了不到一千六百人。
不過,他們此時距離玉山,其實已經不足二十五裏的路程。這樣的路程對於騎兵隊而言,幾乎是眨眼見,就可以到達的路程。
所以,趙雲覺得,在這樣的距離範圍內繼續阻截曹魏軍的話,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於是,趙雲才會傳下命令,讓所有的手下放棄阻截任務,直接奔往玉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