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曹丕病危(2 / 2)

劉禪的第二道詔令,乃是傳給了一直駐守在鄧的艾。要求鄧艾從江州率領八千人馬,趕赴漢中郡,跟魏延一起進行作戰準備。

並且,劉禪的親信人員,孟達終於開始出頭天了,被委任為益州重鎮江州的太守。

同時,重新啟用因為跟劉巴不合,而被劉備降職的楊儀,暫時出任揚州方麵軍隊的都糧禦史。黃權則繼續繼續進入漢中,在魏延出兵後再度坐鎮漢中,並且負責後方的糧草籌備工作。

重新啟用董允,到馬良手下出任荊州大公平,負責挑選荊州的人才。

楊儀曆史上在進入諸葛亮的丞相府任職後,在軍隊的後勤補給方麵很有建樹。但是這個人跟魏延不和,弄得後來出現了極大的麻煩。所以,劉禪便有意將之調出益州到揚州方麵發揮作用。而黃權在後勤方麵的能力,早就得到了劉禪的認可,所以這次讓他負責漢中的後勤,可謂再度委以重任。

至於董允,算是降格重新啟用了吧。

劉禪的第三道詔令,發給了遠在荊州境內的陸遜。同樣要求陸遜率領麾下的一萬人馬進入益州,以孟溪作為參軍,在巴西郡駐紮,作為魏延和鄧艾軍隊的後援部隊。

劉禪的第四道詔令,發給了遠在秭歸的馬忠,讓他出任上庸郡太守。由於東三郡處於偏遠的地方,當地又是以土著居民為主,一旦益州境內有什麼大規模的動作,那裏便容易出現異動。所以,為了保護後方的安定局麵,劉禪舉得有需要讓一個能夠打仗的將軍,出任上庸郡的太守。

劉禪的第五道詔令,被送往了江陵城,給了荊州刺史馬良,要求他開始與江陵郡太守潘浚一起統籌足夠的糧草。

因為劉禪的第六道詔令,被送往了襄陽郡,詔令關興從得到詔令的時候開始,也必須要做好從南陽郡進行第二次北伐的準備。趙儼依然出任關興軍隊的參軍,關索作為副將,王甫則留守襄陽郡主持後方的政事和糧草調度問題,這次就不跟隨大軍出征了。

劉禪的第七道詔令,下給了丹陽郡太守於禁;第八道詔令下給了水軍大都督全琮;第九道詔令下給了吳郡太守徐盛。同時要求這三個人一起統籌拿下濡須口曹魏水軍大寨的戰事。

從這三道詔令的內容來看,劉禪顯然並不認為,蜀漢軍可以從江東方麵的北伐會取得突破性進展。所以,如同前麵的幾次戰爭一樣,江東方麵的出兵,隻怕是再度成為其他戰場做策應,以將駐紮在淮泗方麵的曹魏大軍拖住手腳。

劉禪的第十道詔令給了武陵郡的張嶷,讓他繼續加大力量緩和五溪蠻跟漢人之間的矛盾,同時播出五千人的五溪蠻人組成的軍隊,進入益州,用來支援北伐作戰。

劉禪的第十一道詔令,也是被送往了襄陽郡。不過,他不是給關興他們的,而是給蓋猛和熊平二人的,要求他們立刻將麾下的那支八千多人的大型騎兵隊調出襄陽郡,進入益州待命。

劉禪的意圖是,如果魏延能夠突破曹魏軍在雍州布下的防線的話,那麼接下來在關中地區的大戰,便有了蓋猛和熊平的騎兵隊的用武之地了。

當然,隨著蓋猛麾下的騎兵隊被抽走,襄陽郡方麵北伐軍隊的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

從這裏也同時可以看出來,劉禪對於接下來可能要發動的北伐戰爭,確實更加看重出擊關中地區的西方戰線。而關興和江東方麵,更多的隻是作為策應方麵而已。

劉禪的第十二道詔令,給了交州刺史步騭,仍然要求他與奮武將軍呂岱配合,一方麵防止交州出事,也要防止占城的敵軍再度出來騷擾。

再者,呂岱還需要分出部分人馬進入廬陵郡,補充到時候江東北麵的駐軍北伐後出現的兵力真空。

經過這麼一番的重新部署之後,出了各地的糧草需要跟多的時間跟上之外,大體應該是足以應對大部分的突發狀況,以及接下來的戰爭需要了。

而以上的這些安排,應該說隻是劉禪跟朝臣們所研究製定出來的第一套行動方案。

至於第二套方案,劉禪方麵並未在這個時候發布出去,因為這道方案隻要是在北伐戰爭的時候,才會發布出來。到時候,成都方麵的人事布局,才會出現一些新的變動。所以,若是現在就進行的話,實在是太早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