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的話,像石廣元那樣的腦子存有大量忠君愛國思想的人,加之不可能下了主君的麵子,最終總是一定會不得不“上鉤”,落入了算計,隻好繼續留下來效死命。曆史上這樣幹過的政治家,案例還真的是蠻多的。
但是劉禪就是劉禪,他不是一般的猥瑣政客,至少他還是追求光明而非是權謀。而石廣元就是石廣元,真的是個非常有性格的文士,居然真的就跟劉禪一道商議起來了此事。
兩人在秘密商議了過後,終究還是被他們給找到一個比較妥善的解決辦法。
這個辦法,最終還是讓石廣元最終留在了官場裏麵,但是卻是處於一個比較超脫的地位。
是這樣的,劉禪故技重施,如同當時給於趙風特別的嘉獎的那樣,單獨為石廣元向成都上書請封。
裏麵的內容是,請成都能夠將石廣元一直以來在軍隊裏麵,所擔任的鎮軍軍師的職位正式確定下來,使之成為一個擁有明確職權的職位。當然,鑒於石廣元這一年多一來立下了顯赫的戰功,特別是在跟孫皎的軍隊作戰的時候,所立下的功勞,這個鎮軍軍師的品秩是不能夠被降低的,繼續維持在跟四鎮將軍對等的水平上麵,而且也要求給於封侯。
這樣一來,石廣元也就正式投入了蜀漢的官場之中,名位被正式確定了下來。
這是劉禪想要的方麵。但是,劉禪既然敢跟石廣元開誠布公,就知道他跟石廣元之間的感情,不會因為這些爛事而受到傷害,所以他還是需要給於石廣元以一定的補償,這樣才是劉禪所追求的公平,否則他就沒有必要跟石廣元開誠布公了。
所以,這個相應的補償,也就是來自於鎮軍軍師所被授予的職權上麵。因為這個職位的稱號,一方麵是“鎮軍”,另一方麵還是“軍師”,跟諸葛亮當時出任的軍師中郎將有些相似。所以,這點就足以讓它的職權的定位變得比較模糊,可以用來打些擦邊球。
所以,劉禪就向成都的左將軍府建言,鎮軍軍師的職權不應該從事執掌軍權,或者給某個軍事統帥充任軍師以參讚軍務。當然,這其中劉禪也特別強調了一點,他也不可能讓鎮軍軍師得到太大的強化,使之成為君王的直屬的禦用軍師,直接對君王負責。
在劉禪看來,唯有尚書台那樣的機構,才能夠有資格直接對君王負責,鎮軍軍師是沒有必要的。
所以,鎮軍軍師這個職位的設定,如此一來就脫去了其大部分軍師的色彩。
劉禪隨即就可以從鎮軍方麵來下手,開始設置其大部分的職權。建議可以讓鎮軍軍師從事以下幾個職能:
第一個職能,對軍隊裏麵的士卒進行教化。應該說,以前的所謂教化,可能沒有如同現在這樣濃厚的文化色彩在其中,很大程度上麵是將“教化”定義為推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