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成都也同時征調了嚴峻到成都出任諫議大夫之職。嚴峻並不願意,而且還是連續三次征調不往,可見他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麵子。於是,成都方麵隻得作罷。
於是,成都方麵隨即發函向劉禪征詢,九卿之一的大司農還處於從缺的狀態,何人更加合適。隨著這份公函的到來,足見劉禪在蜀漢方麵的分量是如何地重了。
劉禪自己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做出了一個很令人意外的決定,他居然推舉了劉基出任這個九卿之職。連原本在江東位高權重的顧雍,到了成都之後,地位都隻能夠次於九卿,劉基居然比顧雍更加上位?
但是劉禪推薦的理由還是有說服力的。因為劉基在江東的時候,一直都在從事這方麵的事務,業務方麵非常嫻熟。如今這些推薦要更加傾向於考慮相關能力,而非是個人的名望。於是,劉備最終也是準了。
至於和虞翻和魏騰等人,因為也同樣為蜀漢軍征服江東立下功勞,雖然暫時沒有調用,但是大多有加為列侯。不過根據從劉禪那裏傳出來的消息顯示,虞翻因為學識深厚,很可能在蜀漢出任秘書郎,掌管宮中圖書記錄。
由於蜀漢這次的立朝,中央官員的設置也照顧到了張昭、顧雍、嚴峻和劉基等各派的江東人,其中還有兩個人出任了九卿之位,所以倒是讓江東人的心裏得到了一絲平衡,並未因此生出什麼樣的怨言來。可見,公平照顧各方的利益,是政治方麵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且,隨著蜀漢皇朝的建立,戰爭也逐漸結束了,劉禪這邊的軍隊裏麵的建立軍功的人,也是是時候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
丞相府和大司馬府,本來就是由原來的左將軍府演變過來的,此時大司馬府衙雖然說是開府了,但是其實還是跟丞相府合在一起辦公,大多還是原來的那套班子。畢竟,蜀漢限於地域和人口的限製,很多的官職其實都是名義上設立了而已,大司馬府就是如此。
所以,他們對於這方麵早就已經在著手準備了。
於是,對劉禪麾下的將官和其他立下功勳者,也開始進行了封賞。
劉禪雖然身為統帥,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但是因為本身已經成為蜀漢的太子,所以接下來的封賞當然是沒有他的事情。
成都方麵第一個加封的人物,不是立功極大的於禁,也不是對劉禪幫助極大的關興,而是全琮。
這點,劉禪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所預感了,當時他就認為成都方麵很難給全琮這個年紀太輕,但是立下的功勞太大的將軍以很合適的封賞的。
事情似乎也是如此,成都經過慎重考慮後,加封全琮為衛將軍,這是個次於車騎將軍,但是高於前將軍的非常高級的將軍號,較之魏延的將軍號還要高出一級。
而且,全琮也成為了蜀漢裏麵,繼馬超和張飛之後,成為現今唯有的三個鄉侯之一,他被加封為萍鄉侯!另外,蜀錦和黃金等賞賜,也一並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