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大決戰(十三)(2 / 2)

這樣的話,孫權連同他麾下的軍隊,也就成為了甕中之鱉。到時候,劉禪要對他們或者清蒸,或者燒烤,那就是一個口味的問題了。

不過,為什麼要考慮孫權撤退往海邊的問題呢?

其實答案依然不會很複雜,就怕孫權從海邊乘船逃跑。

到時候,他可能不會北上,因為那裏是曹魏的地盤,孫權若是不想東山再起的話,倒是可以過去那裏被軟禁到老死。

所以,孫權最可能做的,乃是乘船一直南下到廣州去。他可以繼續在那裏組織軍隊北上收複濕地,何況廬陵郡還有一些精銳的人馬存在的。加之,他也可以從士燮那裏獲得足夠的幫助,軍隊和各種軍隊物資都可以得到滿足。士燮對孫權倒真的是一向很忠心的。

而且,這是時代,確實也有足夠的條件,讓孫權搭乘船隻從海上南下廣州。

這裏就有必要提及一下前麵的章節已經提到過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條絲綢之路,其實最初應該就是江東人給打通的,他們的物品可以從江東的海港出發,然後一直運轉到徐聞的港口,然後再繼續轉海運或者轉走陸路。

一年多以前,董和之子董允就是奉了劉禪的命令走的這條路線,想要打通傳說中的“蜀身毒道”這條可以直接通往今日之印度的貿易通道。

所以說,江東的海上貿易,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頗為發達。孫權甚至可以利用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為他的軍隊籌集到了不少的軍費。那麼,即使強征一條商船,孫權想要南下估計都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所以,劉禪必須也堵死孫權逃往海邊的通道。

但是對於孟溪那邊,他想要完成劉禪交代的這個任務的話,難度確實很大,手裏必須掌握一支大部隊,否則幾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之舉。

所以,鄧艾這時候就必須對孟溪投桃報李,給於相應的幫助。

兩人商議了一陣之後,鄧艾做出了一個頗為大膽的決定。

他決定再度離開三縣,將三縣的防禦工作再度交給副將周濤,他自己則是率領大軍跟孟溪一起北上進攻烏程縣,然後奪取太湖邊的陽羨,最後北上拿下溧陽和蕪湖兩地。

如此一來的話,孫權的後路就算是全部被斷掉了。

孟溪自己想了想,覺得鄧艾雖然膽大,但是他的隨同出擊,三縣卻也依然是有保障可以守得住的。原因就在於,鄧艾已經用過一次引蛇出洞的手法,會稽郡的江東軍即使有實力進行第二次進攻,隻怕也是因為充滿忌憚而不敢出擊了。

所以,這兩人當即是一拍即合,於第二日便率領大軍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