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著這樣的嚴峻形勢,於禁當然知道自己是沒有再耽擱時間的資本的,不是他等不起,是所有人都等不起。於是,他決定先放手一搏,即使眼前的這些江東軍全部被孫桓軍殺絕,也要將孫桓的軍隊幫蓋猛他們拖住在原地。
於禁立刻就向江州軍傳下了命令,命令很簡單:立刻向作為江東軍後軍的孫桓所部人馬出擊!
於禁身為全軍上下數萬人馬的總指揮,傳達下去的命令就隻是命令,當然不必做過多的解釋:讓大家應該以大局為重,不必再等待後麵落後的同伴過來,而應該首先對敵軍發動進攻。
何況,過多的廢話,根本就不是於禁這樣嚴肅的人的形勢風格。於禁隻是將命令傳達下去之後,便也向自己的護衛隊和趙風的白耳禁衛,都下達了跟隨軍隊一起出擊的命令。
然後,於禁要親自參戰了,事急從權,他現在必須親自下場去鼓舞士氣,而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在後麵指揮全局。他帶著所有護衛,率領著僅僅隻有的二千多人的軍隊,就向著孫桓所部的後方衝殺了過去。
孫桓現在的心情不是很好,因為蓋猛的軍隊的忽然出現,不僅是阻止了前麵賀景的人馬的撤退,就是他這邊也不能夠繼續撤退了。而且,雖然說賀景被衝散的軍隊,大部分是向北逃跑的,但是一些不長眼的家夥,居然是向南逃跑,也就是身處最後方的孫桓這邊逃跑的。
孫桓當然不可能對這些人客氣,立刻派人上前將他們攔截住,若是膽敢反抗的話,則是以雷霆手段將之當場格殺。他孫桓還會怕誰來哉?
與此同時,孫桓這邊也在傳令收束軍隊,讓軍隊趕快集結成為陣勢。畢竟,即使在再訓練有素的軍隊,在撤退的途中的軍陣必然是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散亂的。
而就在孫桓將軍隊集結得差不多,準備上前去支援已經岌岌可危的賀景的時候,他赫然發現,他身後出現了一支追兵。
於是,孫桓立刻停止了想要上前去支援賀景的想法。因為自己的後方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謂是非同小可,可能說明蜀漢的軍隊已經反悔,並不想就這樣放任他們的離開,大軍已經追趕上來了。
至於賀景方麵,孫桓確實也是可以對其不聞不問。這倒並非是因為孫桓跟賀景有仇怨,而是因為即使他不去救援賀景,身為前軍的賀達所部,必定也會不遺餘力地掉頭支援賀景所部人馬。
於禁這時候已經向軍隊發出了出擊的命令。孫桓立刻下令軍隊調轉方向,但是這並非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他需要時間。
但是,孫桓這邊也逐漸看清楚了蜀漢軍的規模,看樣子較之他這邊的軍隊數量要少了不少。
孫桓的臉上頓時就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這樣的一支軍隊的規模未免太小了,難道是自己過來要找死的嗎?原本緊張的心情,隨即就放鬆了很多。
於是,孫桓重新下達了命令,讓最後麵的人馬調轉方向後立刻出擊,後麵的則保持住嚴整的陣型進行掉頭。看來,孫桓在在發現於禁的人馬偏少之後,想要用部分人馬先將他們拖住,然後再憑借後麵嚴整的軍陣,一舉擊敗於禁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