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來的戰場邊緣的集結地出發之後,蓋猛並不敢再多作耽擱,但是出於目前於禁的軍隊還沒有出現,他也不敢強令騎兵隊以最快的速度速度趕路。
直到後來,於禁大軍的旗幟出現後,蓋猛這才發布以最快速度出擊的命令。
蓋猛的騎兵隊走出了三四裏路之後,於禁派來向蓋猛傳達新的作戰命令的傳令兵,就趕過來找到了蓋猛。於禁在命令裏麵要求蓋猛現在立刻改變行進的方向,轉而向西北方麵迂回個八裏左右的路程。
由於劉禪將全部大軍此次追擊作戰的所有指揮權全部交給了於禁的命令,早已經被送到了蓋猛這邊,所以蓋猛對於於禁過來向他這邊發布命令,當然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麵對著於禁的這道最新的命令,蓋猛的眉頭忽然就皺起來了。他當然不是第追擊要接受於禁的指揮而感覺到了不滿,他是在對於禁的最新命令感覺很疑惑。
世子劉禪給他的作戰要求,那就是利用騎兵隊的速度優勢追上撤退之中的江東軍,將他們拖住在原地不能夠動彈,等到於禁率領的大軍一並趕到,再給他們以迎頭痛擊。
但是於禁的最新命令,似乎是要跟世子的意圖互相抵觸的,畢竟向西迂回是一件和不可思議的事情,騎兵隊行進的路途變得遠了很多不說,更重要的是耽誤了追擊上敵軍的時間。他現在這樣子直接追上江東軍的後部人馬展開突襲,豈不是既省時又省力的事情嗎?
但是蓋猛轉念一想,於禁乃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不可能不明白世子的意圖,也不可能不知道怎麼辦才是最佳的殺敵策略。所以蓋猛立刻想到,於禁將軍這樣下達命令,隻怕是有別的什麼巧妙布置吧。
蓋猛隨即詢問那個於禁的傳令兵,道:“於將軍有沒有說明這樣展開迂回的具體原因?”
傳令兵立刻回道:“稟蓋將軍,是有的。於將軍讓小人告訴蓋將軍,說是蓋將軍你在率領騎兵隊迂回成功之後,便要毫不留情地直接衝擊江東軍的中軍。”
蓋猛臉色不由得一變,於禁這樣的安排,實在是讓人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一般而言,追擊撤退之中的敵軍,要麼是直接趕到敵軍的前麵,將敵軍的退路封堵死了。不過,這樣幹的風險很大,主要是目的乃是將敵軍全部人馬進行合圍起來。由於此時的敵軍已經成為了甕中捉鱉,士氣必然被激發出來,攔截的部隊必然會受到他們的瘋狂衝擊。所以,這樣的戰鬥所要投入的兵力必然是需要極多的,否則是不可能困得住一群走投無路的惡獸的。
另外一種追擊的方式,當然就是蓋猛先前準備采取的尾隨追擊方式,直接就對敵軍的後軍展開突襲。
這樣的追擊方式應該說是有不少優點的。敵軍撤退的時候,應該說也正是軍隊的戰鬥意誌最為薄弱的時候,加之他們是從後麵展開突襲,也就很容易讓敵軍後軍的人馬崩潰,隨即向著前麵四散奔逃。
這樣的話,後軍的人馬也就可能衝擊到中軍的敵軍人馬。於是,敵軍的整支軍隊隨即開始出現混亂,也就讓突襲的部隊接下來更加容易對其展開進一步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