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苞軍的三個營的人馬被投入了戰場裏麵,他們與孟溪的最後的一千多人的那支部隊合兵一處。
然後,孟溪軍隊之中先前那些被賀景的軍隊的強大衝擊力撕開了通道的軍隊,這時候也已經有了新的動向。他們開始快速地向後撤退,試圖往回趕去跟最後麵的正在阻截賀景軍隊衝擊的己方軍隊合流。其實這也是孟溪的軍隊訓練有素,否則這個時候大家想到的絕對就是各自逃命,而不是居然還可能聽從指揮官的命令,非常明智地采取了補救措施。
與此同時,孟溪這時候也沒有閑著了。他很聰明地意識到,這個時候是不能夠去見張苞的,否則以張苞那樣的牛脾氣,說不定就當場跟自己吵架起來。那樣的話,對已經出現不穩的軍心,更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的。
所以,孟溪在強令了張苞軍的三個營的人馬私自出擊之後,他當然也是隨著他們一起出擊的。何況,現在前方的自己的所部人馬出現了極度潰散的局麵,估計也隻能夠他還有可能過去重新收拾下局麵了。否則到時候即使張苞的最後的軍隊出動,並且襠下了賀景的軍隊,自己的所部人馬的損失也必定是慘重的了。
於是,孟溪暫時舍棄了劉禪製定的“將戒令”,親自帶著張苞軍的三個營的人馬就衝向了戰場上麵。其實,戰事發展到了這樣的地步,孟溪是不得不親自上戰場的了。畢竟劉禪的將戒令並非是死命令,早就說過,在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是允許例外的。
但是從原則上麵來講,孟溪現在這樣幹確實是違反了軍紀的。因為他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去向主將蓋猛請命,讓蓋猛允許他親自上陣廝殺。
從今天孟溪這個最為冷靜的人,居然是連續兩次違犯了軍紀的事情來看,他是真的已經焦急異常,也更加能夠看得出來,當前的局勢對他們這邊而言,究竟是有多麼地不利了。
孟溪到了戰線邊緣的時候,見到了隨著新的兵力的投入,陣線大概還是比較安穩的,他的心裏終於是稍微鬆了一口氣。
但是這其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孟溪為了替張苞軍爭取時間,很冒險地逐步將自己整頓完備的軍隊逐次投入戰場。
而賀景那邊的一萬人敵軍,卻是幾乎全部一次性都投入了突襲戰之中的——即使賀景知道保留一支預備隊最為應對突發狀況使用,可以預計,預備隊的人數頂多是在兩千人左右,畢竟,現在的事態對他那邊是在是太有利了,沒有必要保留過多的預備隊而減少建功的力量。
孟溪手頭手頭上麵的軍隊數量,是根本就已經不足五千人的步兵隊,再采取逐次將兵力投入戰場的時候,使得自己的兵力不足的弱點更加是暴露無遺。所以,賀景的部隊其實是很容易就衝開了孟溪逐次投入的阻截部隊的陣線的。
但是孟溪這樣做,除了是張苞軍人數較之自己這邊多,可以用作最終的阻截的力量,而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軍隊的考量之外,卻也意外地獲得了一個優勢——時間。隨著他的軍隊逐次投入,留在後方的軍隊的數量當然是越來越少,於是孟溪要將之繼續集結起來結束混亂的局麵,其實是變得越來越容易的。這是為什麼孟溪的軍隊,最後一直部隊集結完畢之後,張苞的軍隊還是大部分沒有重新集結的原因了。
不過,如果情況可以的話,孟溪當然是不願意采取逐次投入,這樣損己利敵的事情的,其缺點要明顯高出其優點太多了。
這時候,賀景的軍隊經過連續突破了孟溪的軍隊的多次阻截之後,衝擊力還是得到了削減的,但是其實力仍然不是現在孟溪周邊的部隊所能夠抵擋得住的,何況對方的軍隊數量依然明顯超過自己這邊的,軍陣更是較之自己這邊要嚴整太多。一切不利的因素,孟溪這邊幾乎都占遍了。可以說,除了在平氏城被孫浪所出賣,孟溪戰敗而重傷的事情之外,他幾乎是再也沒有遇到過較之今天更加糟糕的情況了。
但是孟溪現在是不允許敵軍再將他的這最後的一道防線突破了的。他現在必須堅持到張苞軍那邊,或者蓋猛的騎兵隊那邊,能夠有一支軍隊能夠過來支援他。當然,孟溪最終的目標是擊退敵軍,保住自己的軍隊。所以,最終是必須要蓋猛、熊平和張苞人所率領的兩支部隊都要過來支援的。否則,他們這邊想要擊退賀景的部隊,可謂是希望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