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雙桓的軍隊規模,隨著沙摩柯的二萬五溪蠻大軍的到來,與蜀漢軍的實力的差距再度被拉大了。本來,在麵對著這樣具備有完全優勢兵力的敵軍的時候,最好的選擇那就是趕緊夾著尾巴逃走。但是雙桓卻並未立刻這樣做。
這一則是因為他們占據了一定的地理優勢,雖然這樣的地理優勢並非很明顯,並不能夠給予他們多少幫助;二則,雙桓都不是一般的凡人,孫桓的膽子一向很大。而像朱桓這樣屌的江東狂人,講膽量的話,也就更不必說了。何況,他們父子一向跟孫桓並不對付,那麼,既然孫桓又膽子執行孫晈交代的堅守命令,他朱桓沒有道理要在孫桓的麵前示弱的。
不過,朱桓並不是笨蛋和完全的魯莽之徒。他其實也從上次在虎牙山的戰鬥之中,吸取了一些經驗教訓的。所以,這次在麵臨著事關自己和麾下上萬人生命的生死之戰的時候,他是不打算繼續出現虎牙山的情況,再這裏再現跟孫桓勾心鬥角的局麵了。
於是,一向張狂的朱桓,這次居然是壓抑著自己的性子,開始跟孫桓講求合作起來了。應該說,出現這樣的事情,對朱桓這個人而已,不啻於是一種神一樣的奇跡了。
孫桓當然是很明顯地感覺到了朱桓對他的態度的明顯變化了。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朱桓的心意。他孫桓也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相反的,他其實是個很明白事理的人,隻是年輕人的脾氣很多時候就比較火爆,性格也比較自負罷了。
所以,這兩人在心照不宣之下,居然是史無前例地進行了合作。所以,也就在雙桓的這樣的和平狀態之下,使得他們之間的軍隊不至於再度出現如同在虎牙山的時候那樣的分裂狀態,軍隊的戰鬥力也就得到了增強。所以,雙桓這才有足夠的膽量繼續與蜀漢和五溪蠻的聯軍進行僵持了。
當然,一般而言,兩支軍隊陷入僵持的狀態,應該都是一種逼不得已的狀態,因為己方的軍隊都無法速戰速決地擊敗對手結束戰爭。所以,雙方也就不得不在僵持的狀態下努力進行等待,等待著對方的軍隊露出致命性的破綻的。
但是現在雙桓和蜀漢聯軍的這種僵持狀態,其實卻又帶著一種虛假的成分。
對蓋猛和張苞這邊而言,他們在軍事實力倍增之後,本來是可以一鼓作氣出動大軍,再去與雙桓的軍隊進行決戰的。但是他們卻必須要麵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沙摩柯要求讓他的軍隊先休整個兩天,等到完全恢複了狀態再出擊不遲。
應該說,沙摩柯的這個要求其實並不過分。五溪蠻的軍隊一路跋涉而來,路上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休整兩天的話,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蓋猛和張苞兩人,是沒有理由強行要求沙摩柯跟他們一起立刻就向雙桓出兵的。
而雙桓那邊,在自己一方兵力較弱的情況下,當然非常樂意繼續保持著這樣的僵持狀態。加之,北麵的韓當軍隊,依然在與範僵所率領的軍隊打打停停的,也給雙桓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所以,他們在希望保持現狀的前提下,其實也希望目前的僵持狀態還是趕緊解除為妙。
而雙桓的希望,目前並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那是被掌握在了參軍顧邵和目前已經進入羅霄山區的賀齊的手裏!隻能夠依靠別人,這點對雙桓的自尊心造成了一定衝擊,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的讓人無奈,他們也就隻有裝作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