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受到這個牽連,劉封事件的另外一個投機者申耽,也被禦史台彈劾,活該他倒黴了。
申耽身上一直保持著爵位,禦史台建議漢中王削去該爵位。加之申耽出動了私兵幫助關索和孟達攻打上庸,罪責實在也是很大的。而且根據關索的報告,劉封的參加黎新輝也是被申耽的人手刃的。
於是,禦史台對申耽也沒有留情,要求解散申耽一族的私兵,查抄其家產,將申耽的部族全部遷入成都看管。至於申耽此人,則立刻刑押起來。
禦史台對申耽的議處,絕對是要較之孟達的懲罰要重了很多。當然,這其中是有著深刻的緣由的。
申耽一族一直和黎新輝的部族,都是東三郡數一數二的大族,他們幾乎是把持了東三郡的權力。如今黎新輝死了,他的部族也在關索和申耽一族的打壓之下,幾近於土崩瓦解。
東三郡本來有申耽和黎新輝兩組的互相爭鬥製衡,局麵還算是可以控製。如今黎新輝的部族不再,那麼也就意味著申耽一族即將開啟在東三郡的獨霸時代了。但是,這是蜀漢政權絕對不容許,也是不願意看到發生的情況的。
所以,蜀漢方麵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對付申耽一族的,而且還會極為嚴厲地對付的。於是,申耽的投機不但沒有取得任何收獲,連部族都要被橫掃出東三郡了。
這件事,李嚴的禦史台方麵,絕對是老謀深算,策劃的簡直是滴水不漏,不但是在為地方除害,而且絕對可以討得劉備的歡心。
其實,就是劉禪後麵會得知禦史台對申耽一族的議處,也肯定會暗暗讚許李嚴幹得好的。申耽確實主動投靠了他這邊的,但是那又如何,此人接下來對東三郡的危害性,已經遠遠大過了他能夠提供給劉禪的幫助了。
何況,申耽充其量隻不過是一個地方的土豪而已,對劉禪一直以來的幫助並不大。所以,禦史台要乘機除掉地方毒瘤,劉禪肯定是非常樂見的,也就顧不得申耽先前的什麼功勞了。
統觀禦史台的提交的一係列議處,劉備忽然發現,其實對申耽一族的處置辦法,才是最為符合他的心意的。於是,劉備當然是非常高興地也準許了。
然後,劉備重新任命了上庸郡的太守。
綿竹令呂乂獲得提升,出任上庸軍太守之職。
呂乂,字季陽,在政事方麵很有建樹,劉備定益州,置鹽府校尉,較鹽鐵之利,鹽鐵校尉王連請他及南陽杜祺、南鄉劉幹等並為典曹都尉。呂乂在出任綿竹令之後,能夠體恤百姓,政聲獲得老百姓的稱讚,政績為一州的鼇頭。這樣的一個人能夠獲得提升,當然算是名正言順的。
而且,上庸隨著黎新輝的被殺,申耽一族的被強行遷移,必然會出現一番動蕩,非常需要一個處事高明的人過去出任太守。而新城郡的情況,估計也會跟上庸軍差不多的。所以,劉備特別授權給呂乂,讓他出任上庸軍太守的時候,暫時代管新城郡的政事。
其實,劉備之所以這樣做,乃是出於深思熟慮的。劉封和孟達兩人分別出任上庸軍和新城郡的太守,結果兩人關係交惡,惹出來了多大的事端。所以,為了穩住東三郡的動蕩局麵,劉備便索性讓呂乂集權一下,先將東三郡的局麵給穩定住了再說。
從這個任命來看,劉備對呂乂給予厚望。
其實,從呂乂的這個任命來看,劉備再度展現出了他傑出的識人眼光。呂乂這個人確實是個大才,劉禪現在這樣使用他,從長遠來看,其實還是有些大材小用了的。在另一個時空之中,就是這個呂乂成為了蜀漢的尚書,後來還代替董允成為尚書令,將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