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桓把後方軍陣之中的刀牌手在第一時間往前麵壓迫,應該說顯得是有些焦急了些。因為,如果他若是原想就有這樣的設想的話,顯然就不應該在廬江上甲軍和刀牌手之間,還要拉開一段長達一丈遠的緩衝距離。
而孫桓之所以要在這兩個軍種之間留下這樣的一段距離,分明就是想要充分利用廬江上甲軍的士卒,全部都身著重型裝甲的優勢,盡量來擋住蜀漢軍的騎兵隊的衝擊力。即使廬江上甲軍終究是抵擋不住的話,他們還可以稍稍有段向後退的緩衝距離。
所以,孫桓給留下的這段一丈長的距離的作用,其實就是這個了。但是如今,在廬江上甲軍與蜀漢軍騎兵隊互相接觸的橫截麵上一片塵土飛揚,還並未判斷出來,廬江上甲軍的實力,是否真的是根本阻攔不住對方騎兵隊的第一波衝擊力,孫桓就這樣著急地排上刀牌手,也就相應地可能抵消了留給廬江上甲軍的這段緩衝的距離。
孫桓的這樣做,還是有些可惜的,也就失去了最大限度地測試廬江上甲軍對付騎兵隊的能力究竟如何了。但是孫桓的做法還是沒有出現紕漏的,隻能夠說,他是有些焦躁了點,還是有些缺少指揮這樣的一場大型戰爭的經驗吧。
在刀牌手的軍陣舉起手裏的盾牌,以緩慢而整齊的速度上前了大概二十米左右距離的時候,廬江上甲軍的橫截麵的漫天灰塵終於稍稍散去了。
孟溪和孫桓兩個位於後軍軍陣之中的將領,終於看清楚了那裏麵的情況了。孫桓軍左翼由於分布了整整七百個廬江上甲軍,而右翼由於防衛能力要遠遠超越脆弱的左翼,那裏隻是被分布了三百個廬江上甲軍而已。
但是讓孟溪感覺有些詫異的是,孫桓軍的左翼廬江上甲軍雖然人數多了很多,但是如今在熊平的騎兵隊的衝擊之下,隊形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散亂。甚至在首先接觸的中央位置,已經幾乎是要被騎兵隊所突破了。
孫桓軍左翼的廬江上甲軍顯然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整個軍陣的橫截麵有一半已經開始出現倒退。也就是說,他們這時候已經開始在利用,孫桓原先留給他們的那段緩衝距離了。
右翼的廬江上甲軍,這時候卻並不同於他們那些被分布在左翼的同伴們的表現。他們的超強的防禦能力被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了。他們雖然僅僅隻有三百人而已,但是在麵對蓋猛的騎兵隊的權力衝擊之下,整個橫行放置的軍陣的橫截麵上麵,居然維持得還很完整,幾乎沒有被突破的跡象。
右翼的廬江上甲軍,此時依然牢牢地固守著自己的陣地。他們這樣的表現,跟左翼的廬江上甲軍的表現,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也就在這個時候,孟溪原所部的二千步兵隊,全部高舉著重型的長六角形盾牌,開到了距離孫桓軍的中央凹入軍陣橫截麵大概也有二百多米了,而這個距離,若是加上孫桓軍中央軍陣的縱深的話,應該說是要超過三百米的。
於是,孫桓立刻就傳令下去,讓埋伏在中央軍陣最後方的弓箭隊,做好射擊的準備了,敵人的中央軍陣的前部已經進入了射程之內。
而就在這個時候,孫桓軍的左翼的廬江上甲軍終於是低檔不住熊平的騎兵隊的衝擊力了,中央接觸麵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這時候,左翼潛伏著的孫桓軍全部三分之一的弓箭手,忽然發難了。漫天的箭雨呼嘯著騰空而起,在原本灰暗的天空,留下了一篇更加黑色的陰影。然後,箭雨便呼嘯著落入了缺口之中,發出了令人起雞皮疙瘩的嗖嗖聲,一下子就射翻了熊平軍的十幾匹戰馬,讓熊平的騎兵隊的攻擊麵上出現了一絲慌亂。
隨著接連幾波的箭雨覆蓋而來,熊平的騎兵隊再度出現了損失。廬江上甲軍的行動雖然行動起來顯得比較笨重,但是在弓箭隊的幫助下,終於還是將被突破的缺口彌補了起來。
然後,他們身後整齊開拔過來的刀牌手軍陣,也到達了廬江上甲軍的身後了。這樣的話,雙方軍陣合並在一起的話,整個軍陣的防禦力成倍增加了。
孫桓軍的右翼,這時候刀牌手也開拔到了廬江上甲軍的身後,再度增加了軍陣的防禦能力了。
蓋猛見狀,真的是覺得有些丟臉了,自己這麼多的騎兵隊,居然奈何不了對方的步兵隊?蓋猛有這樣的感覺,熊平那邊的心理,其實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兩個人隨即立刻再度組織人馬,對敵軍發動了更加猛烈的衝擊。
一時間,戰場上麵又飄起了濃濃的煙塵,伴隨著不斷嘈雜的各色叫喊聲,整個戰場的兩翼,頓時是一片塵土飛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