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軍陣磨殺(一)(2 / 2)

由於主要的攻擊力量都被放置在兩翼,所以蓋猛就必須讓中央軍陣進行固守,以穩定住在兩翼出擊之後的展現的穩定,使得敵軍無法突破他的中軍軍陣。否則到時候,若是實行終於突破,再從後方逐漸壓縮騎兵隊的活動空間的話,那蓋猛軍就會變得比較被動了。

孫桓非常讚賞地看著蓋猛軍的這樣的戰術安排,心裏忍不住讚歎起來,這個蓋猛果然是個不凡的將軍,排列出來的軍陣果然是充滿了創意啊。

可是其實,孫桓的心裏也是極為羨慕蓋猛的。

因為蓋猛的軍隊由於絕大部分都是騎兵隊,於是為了保持足夠的活動空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拉開得較之步兵隊要大很多。所以,蓋猛軍的橫截麵,那絕對是要遠超過孫桓軍的。這樣的話,即使蓋猛軍的人數隻是多了孫桓軍一千人而已,但是直覺卻感覺是己方人馬的二倍的樣子。

所以,孫桓當然是非常羨慕於蓋猛手上能夠掌握有這樣大型的一支騎兵隊的。他甚至驕傲地自我認定,若是自己手裏也有這樣的一支大型騎兵隊的話,哪裏還用得著實行什麼戰術撤退啊,直接將軍隊向蒲圻壓進進行決戰也就可以了。

不過,現在可不是羨慕或者喪氣的時候啊!己方既然是在氣勢上暫時處於下風了,那麼他就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對自己的軍陣,做出必要的調整了。

於是,孫桓的創意也跟著展現了出來了。他首先向兩翼的軍陣傳令,讓他們壓製上前大約有一百米的距離,而中央軍陣卻是靜止不動的。

這樣的話,孫桓軍的軍陣也就變成了一個品字形了。其實若是可以的話,孫桓其實可以將整個軍陣變成一個深凹的如同彎月一般的弧形陣列的。也就相應地,孫桓在軍隊人數不變的情況,使得自己的軍隊的縱深也就相應地變深了,增加了軍陣的整體防禦能力。

然後,孫桓又向撫軍中郎將孫胤發出了命令。讓他將手下的一千人的廬江上甲軍之中的七百人,從中軍軍陣之中分離出去,以橫行排開的陣勢陣列在自己右翼軍陣的最前方,而且他們的軍陣必須與右翼原軍陣之間距離保持在兩丈之間。然後,孫桓將餘下的三百人廬江上甲軍派往左翼軍陣的前方去了。

本來,廬江上甲軍的數量,自從周瑜創建的時候起,其數量一直都維持在二百人左右的規模的。而且,廬江上甲軍當時在進攻江陵城的時候,有一半,也就一百人喪生在了於禁的手裏。按理說,此時的廬江上甲軍的數量,應該隻有一百人才對,怎麼可能忽然變成了一千人的規模了呢?

原因就在於,當時孫權看到了廬江上甲軍身著一身重甲,在敵軍之中所向披靡的樣子,心中對之更是喜愛有加的。所以,在痛失了一半的廬江上甲軍之後,他便有心要重新組建起來一直更大規模的廬江上甲軍了。於是,這件事當然就交給了當時固守後方的右都督孫皎了。

以東吳的情況觀之,他們確實是有能力組建一支大規模的重甲步兵隊的。因為除了了需要選拔身材高大健碩異常的士卒之外,就是需要打造相應地厚重裝甲了。由於江東軍之中本來就有敢死軍這樣的裝甲部隊,加上征服的山越族人非常擅長鑄造技術,厚重的裝甲也應該是可以打造出來的。

所以,在孫晈的努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打造出來了這樣一支數量達到了一千人的重裝步兵隊了。孫權依然將之命名為廬江上甲軍,並且將之交給了孫晈的長子撫軍中郎將孫胤去統率。

此次孫晈的出兵,也帶上了孫胤,最終將他的廬江上甲軍分配到了孫桓的麾下效力。這也就成為了孫桓手裏用來抗衡蓋猛的騎兵隊的最為強大的一支戰鬥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