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世子劉禪在台麵上有這三個大人物在撐腰,確實可以安安穩穩地長久地留在荊州打仗的。其他人如禦史大夫李嚴這樣的人,也是傾向於支持世子劉禪,而非是支持王後吳氏。再者,益州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法正手下的尚書劉巴,表麵上看似與劉禪在理念上麵衝突不斷,但是其實在必要的時候,總是出麵為劉禪說話。成為了劉禪的一個最為不可思議的支持者。
所以,廖立這時候,確實也展現出來了他高智商的一麵。他深知自己跟上麵提到的那些大人物,現在是無法比擬的。但是他又非常自信地知道,自己的才具絕對不會較之那些人差的。他現在若是投靠了世子陣營的話,其實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問題是,誰會正眼看一下他這個小小的長水校尉!
一想到別人的那些太傅、尚書令、尚書、禦史大夫等等一係列的頭銜,廖立的心裏總是嫉妒得幾乎要發狂了。
所以,廖立決定要賭一把,他要投靠吳氏的陣營。到時候,憑借自己的才能,必然是會受到吳氏的絕對重視的。那麼,自己說不定真的就可以實現平步青雲的夢想,而把掌權的諸葛亮、董和和法正三人全部踩在自己的腳下,不,應該是踩得他們永遠無法翻身了。
廖立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來找吳懿的。因為在他看來,自己若是想要與吳氏搭上線,當然是要先從吳懿這邊下手,才是最為安全的途徑的。
雖然以前間接有傳聞出來,說是吳懿為了明哲保身,已經向吳王後言明並不參與吳氏與世子劉禪之間的爭鬥。但是廖立並不相信這些傳聞,他認為吳懿又不是個傻子,如今吳王後正是最受漢中王寵愛的時候,他要是不能夠利用起來,讓自己趕快加官進爵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的。
汲汲於功名利祿如廖立之輩,確實是一定會做出這樣的判斷的了。在他這樣的人看來,裙帶關係至少可以讓人少奮鬥幾十年,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廖立的心態很複雜,目的也很不單純。
廖立便讓馬車夫上前敲開了吳府的大門,開門的是一個提著燈籠的老仆。廖立便從自己的袖袋裏麵,掏出來了自己的名刺,讓他老仆拿進去交給吳懿看。
老仆深知主人一向為人和善,但是也有些離群索居,並不太與別人來往的。所以,老仆見到這個瘦弱的文士深夜前來拜訪,心裏感覺很是奇怪的,但是卻並不敢怠慢來客。
老仆便讓廖立在門外稍等片刻,就拿著廖立的名刺重新合上了大門。
不久之後,老仆便拿著廖立的名刺回來了。他在將名刺交還給廖立之後,告訴廖立,他家主人早就已經入睡了,也就不見先生了。
廖立頓時有些驚愕了,難道自己在吳氏這邊,也是個依然不被待見之人嗎?廖立的臉色頓時就漲紅了,還好有鮮紅的燈光做掩飾,才沒有被人給看出來。
廖立最終還是急了,讓那老仆再進去傳話一次,就說他廖立這邊有關於左將軍府和荊州戰事方麵的絕密信息。
老仆隻好再度進去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