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雖然是劉禪的全權代表,但是那隻是在與全琮商議如何處置陸口港的江東水軍一事上麵的全權代表。至於全琮提出來的要擊敗孫皎的大軍的計劃,於禁是沒有權力去決定是否要采用的。
但是,於禁還是向全琮保證,自己一定會在給劉禪的回複文書裏麵,詳詳細細地進行稟報的。相信,劉禪方麵應該很快就可以做出決定了。
但是其實經過這幾日的協商之後,於禁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而全琮也得到了於禁的許諾,會接納他的軍隊,將來會出兵幫助他向孫權一家報殺母之仇的。
然後,全琮終於是到了離開益陽城的時候了。於禁這次親自將全琮送到了益陽城西的丘陵山區之外。
全琮隨即和周承一起,來到了洞庭湖,搭乘上了他們的艦船,揚帆起航而去了。
於禁此時也並不再在益陽城內多做耽擱了。他也要立刻啟程,回到湘潭去了。因為他知道,隨著自己的文書傳到世子那裏,世子那裏必然是需要自己來給他參讚新的軍事行動計劃的了。
話說回來,於禁在趕赴益陽城並且與全琮展開協商的這段日子裏麵,劉禪這邊當然也沒有閑著。
其實應該說,劉禪這邊又發生了一些不小的變故了。這個變故居然還是來自江東境內的。
江東本土境內,各個郡縣之內的山區裏麵,幾乎全部分布了大量的山越人。山越本來是百越族的一個分支。
百越的分布範圍的廣大,一般人是絕對難以想象的。曾經中國東部沿海的所有地區,都有他們的居住地,還包括中國的向南地區以及四川重慶。但是其實還遠遠不止於此。他們還占據了今日的越南全部,緬甸和老撾的很大一部分地區。如今,那裏的大多數民族,其實都是從百越族演化過去的。
而山越則是繼承了百越的一部分地盤,也繼承了百越的精純的製鐵和打造軍械鎧甲技術。但是隨著漢人的逐漸強大,他們被迫紛紛搬入了山區。
但是如同前麵第二卷所言,山越到了東漢的時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了。他是一個包括了當地土著、逃入深山逃避賦稅的漢人,甚至還有一些逃犯之流,而組成的一種混合族群。
也就是說,山越人這時候已經有了很深程度的漢化了。這從他們的首領的名字,比如祖狼、嚴白虎和彭虎等人的如此漢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但是,山越其實也保留了原來百越的一些製度。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托,組成武裝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對於中央封建政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山越一不出山,隻是在山區裏麵進行農業生產,而且還具備了相當高明的製造武器的技術;二,山越人具有自己獨立的軍事組織,可以非常容易地組織起來,對現在的政權進行抗稅,甚至還可以下山對平原地區的居民進行劫掠。所以,山越自從孫策的時代開始,曆來就是東吳政權的重點打擊對象。
所以,那些在江東成名的將軍,幾乎找不到沒有與山越人打過仗的人。就是陸遜和後麵的諸葛恪當權的時候,依然還在繼續與山越人作戰。
對於江東人而言,山越人就是住在他們隔壁,卻無時無刻不侵擾著他們的生活的大麻煩,全都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江東人的大麻煩,對劉禪這邊而言,卻並不一定是麻煩。相反地,山越還可以是劉禪合作的對象。對於這點,劉禪老早就已經通過韓龍,在與他們接觸了。
而山越人這段日子的生活是變得越發地不好過了,原因居然是江東軍與蜀漢的軍隊發生了曠日持久的大戰,而且江東軍還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