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非常順利地從洞庭湖地區,取道長江航線,然後回到了陸口港。
這樣的話,由於洞庭湖的水麵是在江州軍水軍的控製之下,其以北的長江航道現在則控製在陸口港的江東軍水軍手裏,所以隻要有劉禪的命令,張龍回去的道路根本不會出現任何危險的,較之走陸路要安全和快捷了不少。
全琮得知了張龍回來之後,由於此事事關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母親的深仇大恨,立刻就在自己的大帳裏麵召見了張龍。
其實,自從張龍被派出去之後,全琮的心裏就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的回來。但是,張龍的回來實在是非常遲的,完全超過了全琮預計的往返時間。所以,有一個時候,全琮心裏深知有很不好的預感,以為張龍再也無法回來了。他卻哪裏知道,張龍被黃權給留在湘潭住了一些日子之後,方才見到了劉禪本人的。
不過,如今張龍終於是回來了,倒是讓全琮的心裏鬆了一口氣。
張龍進入全琮的大帳,在全琮的詢問之後,就將自己這一路上所遭遇到的所有情況,全都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全琮。
最後,張龍方才將劉禪的意思告訴了全琮。
全琮聽完之後,臉上原本還是比較輕鬆的神色,隨即變得有些凝重了起來。以他的想法而言,他當然不可能狂妄自大到,居然想要跟蜀漢來瓜分江東的地盤啊!
全琮雖然有自信認為,自己的軍略不會輸給別人,但是他如同大多數人一樣,野心是有限的。他的所謂的功成名就的概念,也就是跟隨著一個英明的主公,幫助他開創一個新的紀元。到時候,他就等著封侯拜將,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要如同曹操、孫權和劉備等人似的,占據一大片地盤,形成一股割據的勢力,意圖將來要一統天下的話,那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做得到的。在全琮這個時代的人看來,能夠成就這樣功業的人,那都是需要有命數的支撐,都是需要得到上天眷顧的。
而且,全琮絕對不是個傻子。若是他想要與蜀漢瓜分了江東的地盤的話,那麼他能夠分得多大的地盤呢?到時候,整個江東裏麵的人,又有幾個會肯支持他全琮的。而且,到時候,他的地盤北麵受到曹魏的軍隊的威脅,西麵和南麵可就是蜀漢的軍隊的威脅了。
所以,到時候曹魏的軍隊即使不進攻過來,蜀漢的軍隊絕對可以瞬間就把自己給滅掉的。這根本就是不必講的嘛!
而且,以他全琮如今的情況來看,還是知道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的。他將來能夠保持住現在的地位,並且能夠殺死步練師和孫魯班二人,來為自己的母親郭氏複仇,應該說已經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奢望了。那麼,他怎麼可能再奢求,要與人瓜分江東的地盤呢?
人貴在知足,否則必定遭其禍害的。
這就是全琮心裏頭忽然生出來的,給予自己的一句告誡的話。
所以,全琮的意思,當然是要投降到蜀漢方麵去的。他本人根本就沒有想要自立的意願,更加沒有那個實際的能力的。
看來,全琮注定要成為曆史上的第二個伍子胥了,要掉轉槍頭,針對自己的祖國的主君,以實現自己的複仇計劃了。
有趣的是,當年由伍子胥主導的吳楚之爭的地區,跟現在蜀漢雙方現在所征戰的地區,幾乎是一致的。隻不過,當年的吳楚之爭的範圍要大上一些,一直延續到了淮河南北地區。
當然的伍子胥是楚國人,叛逃到了位於如今江東地區的吳國。而如今的情況剛好也是相反的。全琮是吳郡人,剛好位於舊日吳國國都附近,他現在是要反了東吳,加入到了蜀漢的這邊來了。
也許,曆史真的是充滿了巧合,而這巧合之中似乎也是充滿了趣味,足以讓旁人和後人所津津樂道的了。
全琮打發走了張龍之後,眉頭不由得緊皺了起來。
其實,全琮心裏真的是有些憂心的。因為從張龍所帶回來的所有消息來看,以全琮那超級強悍的分析推理能力,立刻就看出了一個:漢中王世子,以及他身邊的那些謀臣名將,現在根本就不信任他的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