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陸遜遭殃(2 / 2)

於是,朝野各股勢力如同鯊魚嗅到了鮮血的味道一般,真的如同全琮所預料的一樣,紛紛聞風而動了起來。一時間,就有三十六個大臣上書孫權,要彈劾陸遜的大都督之位。

孫權看著這些文書,他的心裏真的是非常生氣了,懊惱自己的這些大臣們,怎麼可以在這樣的危急時刻,自己搞起了內亂來了呢?

其實,孫權的這個懊惱,還是有些違心的。因為不止是江東的那些大臣們,就是孫權自己,也根本不相信,蜀漢的軍隊,可以威脅到他的江東本土的安全。蜀漢的軍隊在他們的預計之中,所能夠取得的最大的戰績,最多就是拿下江夏郡而已。

而正對江夏郡,孫權這邊早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完全可以在蜀漢的軍隊大舉進入江夏郡的時候,發動埋伏在羅霄山後麵的大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孫權甚至認為,即使那支伏兵被蜀漢的軍隊發現了行蹤,也根本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因為以他們的規模,必然對蜀漢的軍隊構成了強大的威懾力,導致他們在江夏郡之外裹足不前。也就是說,那支伏兵足以導致蜀漢的軍隊不戰自退了。

到時候,孫權現在所耿耿於懷的與蜀漢重歸就好的契機,也就可以實現了。

於是,孫權在這樣後顧無憂的形勢之下,已經完全可以摒棄陸遜先前所向孫權建言的:以戰止戰,威逼蜀漢的軍隊主動求和的策略的。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孫權這個人究竟有多麼地狡猾了。他任用了陸遜出戰,其實隻是一個權宜之計,利用陸遜來為自己在後方向臨川郡的秘密調兵遣將做掩護。陸遜隻是被孫權當做了障眼法,用來迷惑蜀漢的軍隊的眼睛而已。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加之有這麼多江東的高官來向自己施壓,孫權即使是身為主公,也是已經有些頂不住了。

於是,這些高官很是陰差陽錯地給孫權一個台階下。孫權立刻派出特使,向宜春發布了一道命令,當場罷免了陸遜的大都督之位,並且將之押解往秣陵聽候發落。

自此以來,步騭成功地借助了江東的大勢,輕鬆將政治菜鳥陸遜給扳倒了。

步騭還是比較遵守約定的人,他立刻聯合了一些人,向孫權建議讓徐盛代替陸遜出任三軍大都督之位。

徐盛此時也是自信滿滿的,因為似乎已經無人可以阻止他登上大都督之位了。

但是徐盛是悲催的。他再度印證了一句話,誰比誰更悲催。

這次孫權非常出乎意料之外的啟用了,依然處於生病之中的孫皎出任大都督之位。

而且更加讓人意外的是,孫皎此時已經不再秣陵了。孫皎已經處於前線之中了。他在臨川郡,羅霄山後麵的那支伏兵,其實就是由他在統帥的。於是,孫權的任命一到,孫皎立刻就處於戰鬥位置了。

孫權真是高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