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到時候,蜀漢這邊有了這支龐大的後援軍的存在,戰局絕對是可以完全立於不敗之地的了。
不過,黃權現在也必須要考慮到一點。江東軍方麵,駐紮在下雋三城的軍隊總人數加起來也就一萬五千人左右。但是陸遜從呂蒙手裏接受的部隊,應該是不止這個數的。所以,剩餘並未露麵的,應該還有一支規模不是太大的部隊,人數預計在四千到五千人之間。
那麼,黃權就不能不考慮一個問題了,陸遜將那些剩下的軍隊放在哪裏了?陸遜接下來會如何使用那些剩下的部隊。
而且,由於陸遜這支沒有浮出水麵的軍隊的存在,也突顯了當時鄧艾建議留下三分之一江州軍做為後援的安排,也許當時隻是一種謹慎,但是現在看起來卻是如此的英明!
黃權自己對著作戰地圖思考了兩天時間。他總算是得到了結論:陸遜的這支軍隊現在可能就在兩個地方。一,它是被陸遜給放置在了下雋以北的蒲圻城了。這是一個非常謹慎的決定。
因為下雋過去,唯一的一個據點就是蒲圻。蒲圻再過去可就是江夏了。韓當現在可是幾乎抽空了江夏的兵馬去封堵張飛大軍的後路了,那裏簡直就已經成為了一座不設防的空城了。
當然,現在黃權這邊都還沒有得到劉禪已經戰勝韓當軍隊的消息,韓當那邊繞道的更遠,陸遜當然也不可能先與黃權知道韓當戰敗的事情了。
所以,黃權的這個推理,其實是站得住腳的。
第二個地點,黃權其實不是很肯定。他感覺,陸遜可能會把那支軍隊派到醴陵。但是這確實隻是個猜測,沒有任何的事實依據。比較,醴陵那邊確實需要埋伏一支比較大型的軍隊,才能夠在一出現之後,便迅速從側翼擊敗張苞的軍隊。
醴陵的這支軍隊,在解除了劉陽的圍困之後,當然要和徐盛的軍隊以及從西麵而來的韓當的大軍會合。然後,他們便要從兩麵開始合圍,餘下的張飛和鄧艾兩人的軍隊了。到時候,陸遜的大規模的戰略合圍意圖,也就完全實現。蜀漢的軍隊再也沒有逃出的可能性。
所以,從這點看,至少黃權認為,陸遜會從自己手裏抽調緊缺的人手去增援醴陵,似乎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了。
其實,這裏確實不得不說一下,從黃權處理的,這諸多的事務的繁雜程度,就完全可以看出來,黃權的工作究竟有多麼複雜和沉重了。
這再度說明了一點,大型軍隊的參軍,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擔當的,那絕對是需要擁有最高才智的人,才能夠當擔得起的。這同時也說明了一點,參軍這樣的職務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也並非都是人人都願意去擔當的。
以至於,黃權在安排好大軍出動的事宜之後,終於是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整個幾乎都要虛脫了。他隨即趴倒在桌上,整個人動都不想動一下了。
不過,即使安排完畢了出兵事宜,黃權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也決計不會輕鬆的。因為留在湘潭的部隊,可就都要留給他來管理了。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軍隊後勤工作這些本職工作了。
這日的中午時分,終於是到了大軍出擊的時候了。
首先出擊的是張苞的部隊。他的部隊人馬最多,要對付的徐盛的人馬卻是最少。所以,突襲過湘水的任務,自然是要交給他的部隊去完成。不過,這應該是個比較輕鬆的任務,隻會受到敵軍輕微的抵抗而已。
等到張苞的人馬肅清了湘水沿岸的敵軍,牢牢占據住登陸地點之後,張飛和鄧艾兩人的人馬隨即就會開始渡河。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大家心中所構思的荊州境內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也就打響了。
當天夜裏,張苞成功完成了任務。張飛和鄧艾兩人的軍隊隨即同時渡河。
黃權親自將張飛送到了湘水邊上。
張飛握著黃權的手,鄭重地說道:“黃參軍,這些日子來真的是辛苦你了。我家二哥的仇也早就報的差不多了,我們此次出征應該也快要結束了。那麼,我的大營就交給你了。”
黃權點點頭,道:“張將軍你盡管放心出擊吧,我一定會看守好大營的。”
黃權隨即將張飛送上了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