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抄襲後路(1 / 2)

馬良先生是在來到江陵城的第三天,才被劉禪允許到荊州府衙去工作的。然後,大家就又特別針對南郡的重建展開了討論。

這次,劉禪為了刺激荊州的經濟,可真的是不遺餘力了。他居然再次提出一條建議:因為荊州軍和江州軍在荊州的戰鬥之中,展現出來了良好的戰鬥力,理應受到更多的嘉獎。所以,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荊州應該給士卒們加派一倍的軍餉。

不僅如此,在給士卒們增派軍餉的時候,還要盡量多地給士卒們放假。畢竟,士卒們才剛剛打完仗不久,大多數又要被分配在南郡各地去從事農業生產,應該適當地給他們放假去休息或者回家探親。

那麼,這些人手頭上有錢了,放假之後要麼就一定會去消費,要麼就會寄回家去。這都會促進社會消費,增加當地的經濟的活力的。

但是如同以往一樣,大家再度就軍餉的增加額度,究竟有沒有必要達到一倍的問題,再度展開了辯論。

於禁顯然是非常支持劉禪的這項提議的。畢竟他是個正宗的軍人,給士卒們增加軍餉,無論是出於公議,還是出於自己的私心,他都是十萬分讚同的。

糜芳則是態度曖昧。自從世子給他出了那麼一個,以私人名義賑濟災民的提議後,他的財產一下子散掉了一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若是還有心思去考慮什麼發軍餉的事情的,那就不是糜芳了。

但是潘濬再度展現了他“別扭”的性格,這次換成他與於禁之間的爭論了。因為他一直非常擔心荊州的財政,根本是無法負擔這麼多的開支了。

其實潘濬的擔心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件事,馬良先生是最為清楚的。他雖然是過來主管民政方麵事務的,但是牽扯到財政問題,他也必須要表明態度了。所以,馬良先生毫不含糊地支持了潘濬,認為增加一倍軍餉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不過,劉禪是支持於禁的。在二對二的情況下,結果就是誰都說服不了對方。此事因為關係重大,雙方爭辯了兩天之後,依然是沒有取得任何妥協。

無奈之下,劉禪這邊隻好暫時表示妥協,但是他還是有自己的辦法的。

劉禪在第三天便提議,給士卒們的軍餉的增加總額不能變,但是可以把這些錢分成六個月來支付。也就是說,要給士卒們加餉半年,每個月就隻要增加百分之五十的軍餉就夠了。

這樣的做法的話,荊州府庫每個月的支出,就沒有那麼大的負擔了。而且,荊州這邊,也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收取,從益州方麵送過來的各種支援款項,也容易獲得益州方麵的支持。

大家又經過商討之後,六個月時間,終究又被馬良和潘濬改成了八個月。

劉禪這時候也不再爭辯什麼了,南郡的重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麼咱們就慢慢來吧。

於是,這事情也就這麼給定下來了。

糜芳這個太守也沒有表示,他現在軍權掌握在劉禪手裏,行政權力被馬良掌握著。所以,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聽聽馬良的彙報,然後就是簽名蓋章了。

劉禪從荊州府衙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後,忽然忍不住抬頭仰天,張開自己的雙臂,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兩天半時間的爭論啊!簡直比孔明當年舌戰江東群儒,還要艱難、還要漫長啊!

諸葛喬跟在劉禪身後,笑道:“世子啊,累壞了吧?我這個一直沒有說話的人,看著都覺得很累,何況是你呢?”

劉禪點點頭,伸手拍了拍諸葛喬的肩膀,笑道:“既然都累了的話,我們就各自回去休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