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桓的軍隊在撤退的時候,還是遭遇到了一些麻煩的,因為雙桓之間又產生了一些矛盾。而這矛盾其實非常簡單:究竟應該由誰的軍隊先撤退。
在雙桓看來,他們的軍隊雖然是秘密撤退的,但是後麵的撤退的人的部隊,從名義上來說,當然就是斷後的。但是,這樣的任務,這通常是要交給職位較低的人去執行。
因此,這樣一來,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忽然就變成了顧雍沒有到來之前的狀態:虎牙山究竟誰才是主將。而且,這是事關雙桓已經朱異三人之間的臉麵的問題。
於是,這三人之間開始爭吵了起來。
最後,雙方都是負氣了,居然是開始各自行事,各自率領了自己的軍隊來到虎牙灘準備上船撤退。
雙桓本來是應該秘密撤退的,如今忽然搞出這樣大的動靜來,熊平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他立刻親自率領所有騎兵隊為前隊,步兵隊後麵趕上來。
待到熊平的騎兵隊趕到的時候,雙桓的軍隊隻上去了一半而已。
這下子雙桓就是想要後悔都來不及了,雙方就在虎牙灘上麵展開了一場廝殺。
後來,前來接應的水軍見到雙桓的軍隊遲遲無法擺脫熊平的軍隊,無奈之下隻得紛紛上前支援,采用水戰的各種器械向著岸上射擊。
雙方鏖戰了兩個多時辰之後,韓當的主力船隊終於得到消息也前來支援了。
熊平見到敵軍聲勢實在太大,便下令所有軍隊緩慢撤退出戰場,然後看著雙桓的軍隊緩緩地離去了。
此戰雙桓的軍隊損失了八百餘人之多,這本來是沒有必要的損失的。雙桓心裏的懊惱可見一斑,但是卻又將責任歸咎給對方,埋怨對方不為自己斷後,以至於才會被熊平的軍隊追趕而來。
兩人真的是成為誓不兩立了,在船上就再度爭吵了起來。還好有韓當在,將兩人都訓斥了一頓。
很多時候,即使再聰明的人,一旦陷入怨恨之中,雙眼也就被蒙蔽了。
而孫權得知了事情的經過之後,當即對雙桓進行了責罰,讓兩人解除兵權,立刻先滾回江東去了。
呂蒙那邊,在得到孫權可以撤軍的授命之後,立刻向荊門山的朱然軍發出了征調令,要朱然放下手裏的軍務,從前線趕到公安城與他一起率領軍隊撤退。
朱然的軍隊則交給可以信任的副將指揮,留在荊門山繼續阻截張飛的大軍一段時間。到時候,韓當的水軍便會如同虎牙山的時候一樣,派出艦船將他們接走的。
呂蒙這樣對待朱然,絕對是特殊照顧。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江東人都知道,他們的主公孫權平日裏最愛三人:呂蒙、朱然和淩統。
朱然在他們三人之中,身份也是最為特殊的,他的養父乃是德高望重的朱治,自己本身還是孫權的同窗。其較之呂蒙與淩統,與孫權更為親近的。
一旦大軍從荊門山撤退之後,荊門山的形勢將會變得無比嚴峻。呂蒙當然不可能不顧及主公的感受,而將朱然留在那裏冒險了。
朱然接到呂蒙的命令之後,隨即就沉默了下去,很長時間都沒有說一句話。他那英俊的臉上,神色顯得很沉重,不時打開手裏的那道命令看了後合起來,然後不時又打開來看看,顯然心裏是非常掙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