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得到諸葛瑾的彙報之後,心裏頓時記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的心裏在暗讚石廣元真的是個可怕的對手的同時,更是知道,枝江大營乃是自己側翼屏障。自己的大軍接下來還能不能夠繼續留駐在南陽郡,軍隊能不能繼續保持住對江陵城的圍困,真的就要靠能否守住枝江大營了。
於是,孫權在張昭的勸說下,留下張昭主持江陵城外頭的圍困軍隊。他自己隻是帶著淩統和幾百號人,就匆匆忙忙來到了諸葛瑾的大營。
孫權這樣的做法,確實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吳軍見到主公居然親自到最前線來涉險與他們同生死,軍隊的士氣一下子就變得旺盛了起來,戰鬥力也頓時是提升了很多。
麵對這樣忽然如同重生了一般的吳軍,加上現在兩軍已經是進入了靠士卒進行正麵衝殺以決出勝負的截斷。兩軍在廣大的原野上麵,各自擺出陣勢廝殺,靠的就是主將的排兵布陣能力,以及士卒們衝殺的士氣。巧設計謀以製勝這東西,現在確實沒有太大的發揮餘地了。
所以,石廣元心裏也是感歎孫權的大膽,真就敢這樣過來給軍隊鼓舞士氣,心裏更是隻能夠徒呼奈何了。
戰事進行到了第十天和第十一天,綏南將軍全琮和安西將軍賀齊分別帶著援軍到來。他們本來按照命令,是應該趕赴江陵城的戰場的。但是現在情況有變,孫權臨時更改了征調令,將兩人的部隊全部掉到了枝江縣戰場。
隨著全琮和賀齊兩人五六千人部隊的忽然界入,枝江戰場的形勢一下子就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將前期雙方傷亡比例算進去的話,吳軍傷亡肯定是要大上一些的,畢竟荊州軍乃是以騎兵隊為主力的作戰方式。
那麼也就是說,現在枝江戰場上,雙方投入的兵力忽然變成了持平了——雖然荊州軍有著絕對數量優勢的騎兵隊,在戰鬥力上麵是要強上一籌的。
但是,無論怎麼比較,吳軍即使戰鬥力稍差,荊州軍想要擊敗他們,已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了。
長江南岸那邊,張飛自從攻克朱然軍的前部大營之後,立刻就強勢進軍朱然軍後部大營。他本來以為,後營的人馬較之前營要少,攻打的難度應該會小了不少。
但是等到張飛到達指定位置的時候,他方才知道,他先前所想實在是大錯特錯了。朱然軍設立的這個大營簡直是絕了,其地形不僅是險要無比,扼守了通往山外的唯一一條小道,整個大營更是已經被營造成為了一座石頭堡壘!
但是無論這個堡壘再堅固,地形再險要,它總歸是有缺陷的——朱然軍的兵力並不多。張飛覺得,自己的大軍就是耗,也要將之耗死!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裏,張飛的軍隊日夜不停地對朱然軍的後營展開了瘋狂的進攻。但是張飛雖然看起來魯莽,但是其實是非常會打仗的。他在派遣軍隊進攻的同時,也不忘派出當地向導到山裏去尋找繞到朱然軍後營的道路,試圖從後方攻破朱然軍。
但是應該說,朱然確實是個很會打仗的將領。在他的指揮之下,大營的正麵從未被張飛的軍隊突破過。
而且,隨著呂蒙的南下,他接管了徐盛的指揮權,也向朱然增派了一些人馬。
隨著三處戰場接連都陷入僵持的消息傳來,劉禪心裏不免開始感覺有些焦慮了起來。
經過自己細致的分析之後,劉禪感覺,虎牙山的戰鬥即使沒有什麼進展現在似乎也不是那麼嚴重,隻要將他們團團圍困住,也就差不多了。
而枝江大營方麵,那是無論任何也是要突破的。不突破的話,荊州軍現在永遠都摸不到江陵城的城下,談何為江陵城解圍,談何重新奪回南郡呢?
至於荊門山當麵,劉禪感覺自己現在幾乎是無能為力的。他是不可能去指揮張飛如何打仗的,他沒有那個資格,也沒有那個權力。
所以,對於長江南岸的戰事的進展,劉禪隻能夠寄希望與張飛,還有已經到達五溪蠻的宗預身上。劉禪希望宗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跟五溪蠻的蠻王沙摩柯談妥出兵的條件,讓他立刻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