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夜晚,天氣雖然嚴寒,但是劉禪還是下令出擊部隊,三更就起來埋鍋造飯,四更左右的時候就全軍出動了。
他們在早晨朝陽升起的時候,來到了枝江城外十五裏之處,並且很快占據了一塊稍稍高出的小崗進行布陣。
這個小山崗並不高,範圍也不甚廣,麵對北麵江陵城方向,是一個挺長的斜坡,坡度不是特別大。但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要布置一支八千人的部隊,卻是綽綽有餘的。
山岡的不遠處是一小片風水林,長著很多依然鬱鬱蔥蔥的鬆樹。很多枝頭上麵都掛著一串串白雪。此地再往東三十裏處,就是從荊山流出來的漳水了。漳水將枝江隔離在江陵城以西。
劉禪的軍隊現在顯然占有人數上的優勢,但是劉禪還是出於穩妥的靠攏,先占據小山岡這樣的有利地形。然後,他又將軍隊按照一般慣例,分成了左中右三翼。
其中中軍三千人,但是沒有安排任何騎兵隊;左翼方麵,步兵隊一千五百人,騎兵隊八百人,總共二千三百人;右翼則是步兵隊一千五百人,騎兵隊一千二百人。
不過,騎兵隊乃是此次戰鬥的機動力量和突擊主力,所以劉禪就將之掩藏與小山岡的後方。等到適當的時候,劉禪便會命令他們繞過這個小山崗,從兩翼忽然殺出去。這也是為什麼,劉禪沒有在中軍軍陣中留有騎兵隊的另一個原因了。
由於劉禪的軍隊乃是大搖大擺而來,蔣欽的斥候隊沒有理由發現不了。所以,蔣欽很快率軍出現。而且,他們是以列陣行進前來接戰的。
可是讓劉禪感覺驚奇的是,一向缺少戰馬的吳軍之中,這次居然出現了一支騎兵隊,人數約在千人之眾。
這個忽然出現的情況,讓劉禪錯愕了一兩分鍾。但是,他還是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敵軍即使有騎兵隊參戰又如何呢?這隻能夠說明一點,孫權對南麵這個側翼,確實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才舍得將為數不多的騎兵隊交給蔣欽使用。
但是騎兵隊的運用是一種高難度的戰術,蔣欽的這支騎兵隊的數量,也隻有劉禪這邊騎兵隊數量的一半。所以劉禪覺得,他自己現在還是勝券在握的,何況他現在是以有心算蔣欽的無心呢!
但是,看著東吳大軍的軍陣,以整齊的方陣漸漸進入自己的視野,劉禪忽然莫名地感覺,自己全身的血液都開始沸騰起來。血液衝上他的頭頂,直感覺頭都有些暈眩了,這絕對是一種臨場緊張的感覺。
劉禪不由得向著左右兩邊看了看,石廣元的神色倒是如常,顯得頗為鎮定。趙風的表現也差不多,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緊緊地頂著對麵的敵軍。而左甫和施惠他們都在身後,劉禪也不好意思扭頭去看。
劉禪心裏暗歎了一聲慚愧,隨即使得自己的心態穩定了先來。
隨著敵軍的出現,軍陣之中的一個敵將,吸引了劉禪的注意。
那敵將年紀肯定超過四十歲,甚至是接近五十歲了。他的雙眉極為濃黑,一身衣甲在陽光下非常鮮明,身高超過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