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得到關羽的回複之後,自己的兵力又得到了增強,他的信心也稍稍增強了。
但是這時候的形勢已經變得很嚴峻了。關索的軍隊已經與敵軍爆發了兩三次戰鬥,而且看樣子敵軍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多。
劉禪立刻召來關興和廖生兩員大將前去商議。劉禪原本是比較於召開作戰會議的,但是如今他的那些主要將領大多已經派出去了,他感覺先找來這兩個最高級的將軍商議便可以了。
等到關興和廖生兩人一來到大堂之後,劉禪當即將自己得到關羽的準許,已經準備撤軍的事情說了。
關興早就知道這件事,所以並未顯得驚訝,而廖生則是顯得有些慌亂,然後就是氣憤了。他當然不是氣憤劉禪,而是氣憤曹魏軍讓自己丟掉了平氏城,也讓孟溪因此身受重傷,隻得被送到安眾去治療了。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廖生立刻說道:“世子,如今我軍雖然小敗了一場,但是依然可以與敵軍一戰,為何要如此就撤軍了?那麼我軍先前的一係列大戰,豈不是完全沒有意義了嗎?請世子不要輕言撤軍,讓末將再率領一支軍隊,去幫助關索將軍將敵軍擊敗吧!”
劉禪見到廖生神色嚴峻,知道他心裏現在一定很鬱悶,便開解道:“廖生,先前的一係列大戰當然是有意義的。否則,我們現在如何到得了這座宛城之內了呢?我知道你現在的心情,你且稍安勿躁。”
然後,劉禪就讓諸葛喬將現在的敵我形勢給廖生做了分析。諸葛喬乃是劉禪的喉舌,搭理情報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了,果然是將情況分析得頭頭是道。
廖生聽完之後,方才知道現在形勢的險峻,也對自己丟失平氏城的事情,更加感覺內疚了,再也不敢說什麼讓他統兵出去破敵的話了。
劉禪這才問道:“兩位,接下來我們要商議的,就是應該如何最為安全的撤退到襄水以南的襄陽地區了。你們有何建議,盡管說出來。”
關興既然事先得知了荊州軍要撤軍的情報,當然是有準備而來。其實即使劉禪今天不召見他們,他自己也會自動來向劉禪建言的。
關興當即拱手道:“我軍若是倉促全線撤退的話,則敵軍必然不停追擊。而敵軍軍中有大量的騎兵存在,到時候我軍必然會被追上。”
劉禪聽得點點頭,關興所言,正是他現在心中所苦惱的事情了。劉禪問道:“那麼關將軍現在可有什麼良策嗎?”
關興道:“末將想,為了保證全軍撤退的安全性,世子可以命蓋猛將軍將堵陽城的守軍後撤到宛城以北的伏牛山區,接替關索將軍把守住山區一先。然後,分出關索將軍的部隊,對敵軍發動猛烈反擊,到時候敵軍的大部隊必然會被吸引過去,即使唐河封凍了,敵軍也沒有辦法追擊我軍了。”
關興的這條計策,其實非常不錯,但是實在是太狠了一點,分明是要關索和蓋猛的近兩萬人馬斷後。自己到時候是可以安然撤退了,但是那些人馬隻怕是會被全部圍殲的了。
這樣的損失實在是太過巨大,何況大軍撤退派人斷後送死,實在是太不仁道,也不是很常見的做法。
所以,劉禪連考慮都沒有,就否定了關興的這條建議,說道:“關將軍的建議其實很有可行性。可是這也是一條非到萬不得已,才能夠實行的計策,否則我軍損失實在是太大。我荊州的人馬本來就少,若是因此再失去近兩萬人,我看是沒有這個必要的。”
關興其實也知道這條計策太毒辣,但是這也是他近日來冥思苦想的,最為一勞永逸的辦法了。
關興遂問道:“不知大世子有何想法呢?”
劉禪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覺得我軍可以按照梯次,逐步進行撤退。”
關興和廖生兩人乃是第一次聽說“梯次”這個詞彙,自然是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的。兩人隻好請世子解釋清楚這其中的意思。